第二章 白水寺祈福(1 / 3)

小說:行道人間敕 作者:王逍遙

舂陵縣自古就有農曆三月三,上白水寺祭拜燒香的習俗。這一日,舂陵縣風和日麗,沿街人頭攢動,小販吆喝聲彼伏!身著紅綠條色裙的李氏正帶著李毅,前往縣東的白水寺燒香祈福。

白水寺座落於舂陵縣獅子山南坳,佔地十畝,寺廟建於數朝以前。建築凝重端莊,飛簷長廓,錯落有致。兩人沿著盤環的山路,趕往山頂。沿途雜耍賣藝者,香紙小販不斷。

半山腰,離路邊不遠的一處草地上,有一處茶攤,擺放著三張桌子,一些板凳。李氏二人行至茶攤處,坐下喝水歇息,卻見離茶攤不遠的樹下立著一面八卦布幡,上面寫著“看相算命”四個大字。

待兩人休息一會後,李氏帶李毅來到幡前。只見地面上擺著羅碟符布,看上去有些門道。符布後面一位灰衣大褂的長鬚老者,端坐在板凳上,正在看書。李氏望向老者道,“老先生,這裡可能算命?”

聽到李氏的話,老者放下手中的書籍,不急不慢道,“可以。”老者這番舉止,倒是讓人感覺到他的沉穩不凡。

李氏將李毅牽到身前道,“那你幫我兒子看看。”老者仔細端詳李毅面容,道,“他是何時出生的?”

李氏將李毅的出生時日告訴老者,老者拿起紙筆,嘴裡開始唸唸有詞,

“葵亥合化水,日柱為水,乙未合化土,年柱辰未,又月柱乙未,時柱葵亥。你兒子李毅本是好命,奈何時運不濟,衝了天煞,註定多傷,又日柱被年月壓制,一生命運多舛,多災多難。你仔細看,他本是劍眉,膽大心細,如今其受額頭傷疤壓制,致眉毛交聯,心氣不順,今後會多生憂愁。”

聽完老者的細說,李氏有些愁容道,“那可怎麼辦才好?”

“也有辦法,可做符籙放入香包,置於其床下,則必逢凶化吉,命運改變!”老者放下手中紙筆道。

“那就勞煩老先生了,需多少錢?”李氏道。

“一百銅錢。”老者道。李氏稍稍考慮了一下道,“待我們下山時,老先生可隨我去我家取錢。”

“好。”老者隨即取出黃紙,開始寫寫畫畫。稍許李氏與李毅繼續沿著蜿蜒的山路上山,半個時辰後兩人氣喘噓噓的踏上白水寺前的階梯,艱難的爬完百層階梯之後,來到了山頂。

只見一座古老的寺院出現在兩人眼前,寺前左右各立著一尊六尺麒麟石雕,當面是一幢兩丈高,數丈寬的精雕石簷門庭,下面立著兩扇丈許高硃紅漆大門,門頭石壁中懸刻著白水寺三個大字,兩側白色寺牆錯落,中間雕有紅木花窗。

此刻寺院門前正站著兩位赤衣僧人,雙手合十,向著入寺遊客不斷行禮。

兩人跨過門檻,步入寺中,只見一座丈許高金佛立於殿中,殿前銅爐中香霧繚繞!兩人上香跪拜後,沿佛像右邊進入佛像身後的寺內,印入眼簾的是一座一人高的方鼎,鼎後是娘娘殿,供奉著雲霄、瓊霄、碧霄三位娘娘。兩人一一跪拜後,走入右側內園,只見一口青磚古井,四周圍著木柵欄,旁邊立著一塊石碑。

李毅好奇念道,“白水井,相傳漢武帝劉秀與王莽征戰失利,領數百殘兵躍過滾河,避難於獅子山頂的山林寺內,王莽佔領了獅子山東面六里的劉秀老家白水村,並放火燒村莊。在山林寺歇息的劉秀聞訊,出寺觀望,心急如焚,一時口乾舌燥。

道人引劉秀來到寺院內一口井旁,打上水來遞給劉秀,劉秀一看水是黑的,不能入咽,正在望水興嘆之時,井內射出一道白光,一條青龍騰空而起,向東飛去,只見井水由黑變白,劉秀取飲,甘甜無比。同時寺外電閃雷鳴,大雨頓作,白水村的火光立即熄滅。從此,此井就叫做白水井,山林寺也改名叫做白水寺。”

往右走不遠是一顆古黃蓮樹,樹身需三人合抱,老樹遮天蔽日,枝葉繁盛,長勢良好,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珍稀異常!兩人在寺中逛了一個時辰後,準備下山。

李毅望向山腳奇怪的道,“前年我和堂哥來玩的時候,還見這裡有一座僧人墳碑,怎麼今年就不見了呢?”李氏微怒道,“一天到晚,瞎說什麼呢!”

兩人出了白水寺,待行到半山腰,灰衣老者已做好香包,李氏接過香包道謝。三人又同行至山下李毅家中,當李康知道此事後,抱怨李氏胡亂花錢,心疼不已。

李氏卻也不與他爭辯,待灰衣老者臨走之時,他轉身對李氏道,“若是有條件,可以提早給你兒子定下婚事,讓他心性穩定下來。”李氏將此話記在了心裡。

往後數年,李毅生活無奇,每日早去縣學,傍晚回家,假日便尋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