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拂面,有鳥語花香···”
隨著餘躍的講述,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嚮往而又激動的光芒。餘躍說的這些,大家在元宇宙中的確都有體驗過。卻不曾在現實親身感受到,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名的渴望。
而這一切,對歐羅巴基地的28名成員來說,是遺留在記憶深處最深刻的回憶。伴隨著餘躍輕柔的語氣,隊員們似乎想起了遙遠的曾經,偷偷抹著眼淚。
他們清楚知道,這一切,永遠也回不去了。
即使諾亞方舟最終能夠發展到眾人設想中預定的程度掌握,四維空間掌握四維生物殺回地星,消滅矽人,重新復現地星當年的榮光,他們也看不到這一天了。
“所以,地星才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生命之初。總有一天,你們或者你們的後輩,將會帶著我們的骨灰,帶著諾亞方舟號全體成員!回到那裡!重新奪回我們失去的一切。”
“孩子們,我無比殷切地希望你們茁壯成長;無比急切地期待你們帶著我們的骨灰,回到山川秀美的家鄉。那時候,請將我們的骨灰拋灑在碧海藍天之間。那將是我和其他隊員,最幸福的一天!”
餘躍講了很多。
可以看得出來,有很多新生代並不明白。但這絲毫不影響餘躍的講述。
不管是對地星的嚮往,對未來的憧憬,亦或者對矽族的仇恨,終究都必須記得這些。這是種群的集體記憶,集體目標。失去這些,結構簡單人員稀少的諾亞方舟號人類,很容易將迷失在歲月的洪流中,喪失前進的方向,喪失前進的動力。
隨後,醫生也向新生代們講了很多,這才帶著10位新成年,去履行成年禮的最後一項任務:參觀整個諾亞方舟號。
第1站,當然是他們誕生的地方,也就是人工子宮的工廠。
相比於18年之前僅有10個人工子宮,現在工廠中的人工子宮已經增加到了300個。再過上幾年,每經過280天,將有300名新生人類誕生。
目前,這300個人工子宮並沒有全部投入使用,主要還是因為卵細胞的產量過少。
縱然是科技發展如今天,但4位女隊員還是在六七年前一次失去了怕排卵功能。目前仍在使用的,是這麼些年來冰凍攢下來的卵細胞。
眾所周知,正常情況下,女人的一生可產生500個成熟的卵細胞。
4位女隊員在餘躍和醫生的努力下,不管是營養物質還是激素刺激,都以最優的方式進行。這麼多年,4位女同胞一共提供了1800個卵細胞。
人工子宮從第1代繁育10個人,到第2代繁育10個人,第3代增長到30個人···逐年增加。18年下來,總共耗費1300個卵細胞。而這1300個卵細胞除去畸形和配對失敗的,一共誕生了1000名新生代兒童。
最年輕的110名兒童,還是在上一週誕生的。
目前,人工子宮處於工作狀態的只有110個。
這個過程中,四位女性隊員的貢獻是空前的。或許整個做法對四位女隊員來說極其殘忍,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人類文明要在木衛二復甦,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奠基的路上,每個人都是腳下的沙粒,註定將一生所有貢獻在這裡。
孩子們觀摩了自己誕生的地方,又去了糧食生產的車間、動物生產的車間;去了二氧化碳生產澱粉的車間、也去了人造奶粉工廠···
觀摩了元宇宙支撐運轉的伺服器,也觀摩了整個基地的能源核心核聚變反應堆···
一圈下來,將孩子們帶到生活區。
在這裡,每個孩子將獲得單獨的休息空間。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極為興奮的事情,要知道,在這之前每個孩子都生活在男女分開的集體宿舍。而現在,終於有隱私空間了!
安頓好之後,帕克對十名剛成年的小年輕安排任務,做了分工。
事實上早在10年前,諾亞方舟的建設就已經捉襟見肘了。速度更是比建設之初慢了10倍不止。
縱然在這個過程中啟用了童工,但他們做的都是極為基礎的事。真正最尖端的任務他們並沒有接觸過。但從今天開始,這種狀態將一去不復返,歷經18年的艱苦等待,歐羅巴基地28位成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繼承者。
10位新生代成員很快便被安排下去,根據他們的喜好和特長將跟隨28人其中的幾人,一邊學習一邊負責建造,攻克難關。
當然,每個人的工作大方向確定,但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