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轉變,只顧高興地答應著:“好,好,好,我們回來時再來吃……”
女兒以前病病歪歪的,這不能吃,那不能克化的,現在好不容易身體好了,不就是些口腹之慾麼,怎麼就不能滿足了?
又不是吃不起。
難得玉兒對這烤鴨感興趣,他都在暗戳戳考慮將這烤鴨師傅挖走的可能性。
再不濟,他派人來學這門烤鴨的技藝,也不是不可以。
林如海哪裡知道,黛玉可不僅僅是對烤鴨的技藝感興趣。
知味樓環境清雅。
幾人吃完飯,不急著走,又叫了幾樣茶點。
一邊悠閒品茶,一邊聽著樓裡的客人低聲聊八卦。
距他們三四桌遠,有一桌客人,剛剛落座不久。
在等著上菜的間隙,其中一個穿湖藍色長衫的年輕人,壓低聲音道:“唉,你們聽說沒有?說是又要海禁?”
與他同坐的另一人身體立刻前傾,感興趣道:“你聽誰說的,啥時候的事?這次又是誰的主意?不是說海禁已經放開了麼?怎麼又要禁了?”
旁邊另外幾人知道他家裡有人在朝中做官,訊息靈通,飯也顧不得吃,身體前傾,又往他跟前湊了湊。
那湖藍色長衫的人四處望了望,見好像沒人注意他們,伸指悄悄往上面指了指,道:“是那位的主意,聽說從大洋彼岸來了個叫什麼馬嘎爾尼的使臣,長得黃頭髮藍眼睛的,好不嚇人!那人求見聖上,但卻拒絕跪拜,把聖上給惹怒了,差點一刀把人給砍了。”
那人講到這兒,估計口渴了,伸手從桌子上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另外幾人正聽到興頭上,不住地催促他,“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
那人聲音又壓低了幾分,道:“要不是太子和南安王勸阻,那使臣就人頭落地了。”
他稍頓了頓,嚥了一口唾沫,接著講吓去:“最後被聖上下令趕走了,那人沒達成目的,臨走時惱羞成怒,還威脅送他離開的官差,吹噓他們國家海軍力量強大,早晚要滅了我們呢!”
聽的那幾人義憤填膺,“我朝地大物博,從古到今,怕過誰來,讓他儘管放馬過來……”
也許是心情激動,說到這裡,聲音漸大,被掌櫃聽到了,怕給酒樓惹禍,過來阻止他們再說下去。
幾人離得不遠,他們的談話一字不落地全落入了權景瑤耳朵裡。
與幾人不同的是,權景瑤聽了,心裡卻沉甸甸的。
只有她知道,在遙遠的西方,一場轟轟烈烈改變世界格局的變革正在開展……
權景瑤掃了一圈周圍,見所有人都不以為意,就連林如海都神色淡淡的。
思忖再三,她還是決定,找個時間給林如海提個醒,最好能規勸聖上一二,別再閉關鎖國了。
畢竟涉及到子孫後代的命運。
有了主意,權景瑤也將這件事暫時拋到了腦後,繼續喝茶聽八卦。
期間,黛玉好似看到了從樓上下來的一群客人中,有一人背影神似北靜王。
黛玉一怔,凝神細看。
正巧那人也似有所感,扭頭向這邊看了一眼。
黛玉見他是個面容呈古銅色滿臉絡腮鬍子的大漢。
剛要轉頭,靈一很肯定地告訴她,那就是北靜王。
他旁邊那個彎腰駝背扮作癆病鬼的,是他的左右手傅佐。
黛玉聞言立刻低下了腦袋,並嚴令靈一和文傑不得將這件事向父親透露。
她並不想再與他們同路。
只心下讚歎:北靜王這次倒學乖了!
就憑這扮相,只憑肉眼,不是十分熟悉的人,絕計認不出來。
北靜王剛才覺得有人在看他,還以為又被人盯上了。
掃視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人,便也不再理會,下樓出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