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的區別。
戰亂,最苦的,就是百姓啊。
【明月依舊、人事全非,晏幾道的悵惘之情含蓄不露,但意會而神傳,這首《臨江仙》不失為我國古典詩詞中的珍品。】
【晏幾道以言情見長,用語較重,感情色彩強烈。而陳與義全然不同,他詩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後期雄渾沉鬱;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豪放處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他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寫在晚年,是他追憶洛中朋友和舊遊而作。上片是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踏上仕途後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都融入“漁唱”之中,將沉摯的悲感化為了曠達的襟懷。】
說到這裡,玉不識微微一頓,陳與義生活在北宋和南宋相交之時,靖康之難他也是經歷過的。她手上動作變化,天幕上的背景也從羅帳輕暖變換到了彎月杏影。
【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寫的——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