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指南針這篇的重點就是‘航海’一事嗎?”
嬴政看著面前的水幕,不禁皺起了眉。
他一開始是有過想要派徐福出海尋訪仙山,目的就是為了去海上仙山尋找長生不死藥。但天女玉不識也早早點明秦朝的發展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好,後世更是有詩人在詩文中諷刺他尋仙一事,哦,還有一個漢武帝劉徹也有和他一樣的遭遇。多方因素疊加下,他派出海的心思也就淡了下來,只是心底還存有一份希冀——這天幕這般神奇,真的不能延年益壽嗎?
當然是不能的,每個位面第一次開啟直播降下的金色流光就已經是最好的補償和賜福了,想要長生不死,那並不是他們可以肖想的。
就連機緣巧合下被系統選中的玉不識也不能,大概也只有系統的創造者那個時代的人可以吧。當然,玉不識也不會想要這個,人活一世,這就夠了。她並沒有什麼大志向,古代人對長生不老的幻想對她來說就是棄之如敝屣的。
“海外是有什麼重要的地方嗎?”
嬴政暗自陷入了自己的思索,若是海外有什麼值得去的,他是不是也應該準備起來?先前想派徐福出海的準備也正好用上了。
玉不識當然是做好了打算,指南針和航海一結合,世界地圖也可以公開了。
——世界那麼大,又何必侷限於神州這部分土地呢?多出去轉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啊,說不定也是收穫滿滿呢!
——世界地圖,也是玉不識今天直播的重點之一。
【根據查到的資料,羅盤和磁針的傳播,據推測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之際,傳播路徑先是由我國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後來歐洲演變出旱羅盤,再於明代時經日本傳回我國。
嗯,也是個挺曲折的過程。
總之,到了後來,指南針在航海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北宋時期,也就是公元1099年至1102年間,海船上已經開始使用指南針來確定方向。
而到了公元1274年,南宋的《夢粱錄》中也有了記載:“風雨冥晦時,唯憑針盤而行。”這表明指南針已經成為海上航行不可或缺的工具。
隨後,指南針逐漸傳入歐洲,並在歐洲的航海活動和地理大發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玉不識最後簡單點評一句,結束了對司南(指南針)的介紹,開始講起了之前定下的擴充內容。
而各個位面的人也都目露驚歎地看著玉不識放出的內容。
轉眼間,又到了面目和中原人迥異的外邦人,乘著三艘船,來到了一片廣袤的土地。
然後是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沒有停歇的前行。
最後出現的小動畫,是浩瀚無邊的大海之上,天水一色,但浩浩蕩蕩的數十艘大明寶船排列成隊,風帆鼓盪、乘風破浪,很是顯目。
——這是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情景,由系統傾情製作提供。
面對這樣壯觀的航海盛景,前面的朝代都是驚羨不已、議論紛紛,但後面就各有情況了。
朱棣負手看著面前的水幕,心下還是很得意的。
看啊,這場景他也親眼見到了,大明天威赫赫揚揚,他派鄭和下西洋不就是為此嗎?看來後世也還是很喜歡他的嘛!
他想起朝中隱隱約約的聲音,心下暗想,天女看著也是支援他的,這有什麼不好呢?
看著下西洋的寶船出現在天幕上,一想到這樣的場景是全天下都能看到的,永樂大帝就心情愉悅。
——真希望天幕能多多播放一些他在位時的壯舉,什麼封狼居胥、什麼《永樂大典》都放上!看吧,他正統的地位還是很牢固的!
只是這邊的他在暗爽,另一個世界位面就氣氛有些不妙了。
朱元璋在殿內是被氣得走來走去,一時激動之下,連太子也勸慰不能。
明朝初期,海禁政策還是很嚴格的。
“到底是哪個不孝子孫,朕早已下令禁止出海,這是當祖宗之法不存在嗎?”
朱標無聲苦笑,對自己的父皇說道:“父皇息怒,說不定是後世情況有所變化呢?”
朱元璋冷哼一聲,“變化?再怎麼變化祖宗之法也不可輕廢!”
在他看來,這個時候下海就是不可取的,多線禦敵,實在是浪費精力,當然也是力有未逮,所以海禁還是封了比較方便。
朱標無奈。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總該允許有所變化。他知道父皇這次只是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