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滿江紅·寫懷》(2)(1 / 2)

秦檜真的會只是簡單逃回南宋,而放棄在朝廷上的經營嗎?

大概是不會的,品嚐過權力的味道,又在金國待了這麼久,他只會更加迫切地往上爬,掌握他所能接觸到的權柄。

這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空洞的諾言。

騙騙自己也就罷了,其他人可不會相信。

【我們稱岳飛為南宋抗金民族英雄,而他的這首《滿江紅·寫懷》就是強烈表達了他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崇寧二年,岳飛出生了。傳說岳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雖然我們知道歷史上這些百世流芳的名人出生時的天生異象大多不是巧合就是杜撰,但岳飛也正如他的名字一般,才華是掩不住的,雖然因為各種原因三次投戎,但次次表現突出,只要一有機會,就能直飛沖天。

而關於岳飛,還有“岳母刺字”的故事可以稱得上膾炙人口、廣為流傳。據說岳母曾在岳飛出仕前在他的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要他為國竭盡忠誠。但也有說這是誤傳,因為宋人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之孫岳珂所著《金佗稡編》也沒有記錄,也有說是字樣有誤,“精忠報國”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賜的“精忠岳飛”,原字應為“盡忠報國”。】

聽到這裡,宗澤停下對《滿江紅》的讚歎和感慨,有些好奇地看向自己的部下詢問是否真有其事。

岳飛只是略一抱拳,說道:“母親對末將的教誨,末將時刻銘記在心。保家衛國、驅逐外敵乃是我軍人之天職,末將定當以‘盡忠報國’為志,不負朝廷重託。”

宗澤也不糾結,他滿意地點點頭,拍了拍岳飛的肩膀道:“好!你有此等志向,實乃國家之幸。今後行軍打仗,還需你多多努力,為我大宋立下赫赫戰功!”

岳飛眼神堅定,點頭應是。

二人對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期許與信任。

在宗澤看來,這些傳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岳飛的領軍打仗的才能和他精忠報國的決心。

近些日子來,他時常收到傷病的困擾,精力也感覺大不如從前,他迫切地想要一個能在他死後能夠忠心耿耿帶兵北伐的人,岳飛就是他看好的人選之一。他自然是希望他越出色越好。而天幕的出現和對岳飛的講解,也讓他的心安定不少。

之前說他臨死依舊高呼“過河”,他不是不難過的,北伐大業未竟,但現在的他知道了未來也還有希望。

後繼有人,實在是讓他大感欣慰。他既希望岳飛能成為抗金的中流砥柱,帶領宋朝軍隊收復失地。同時,他也期待著天幕能夠多說一點,最好說醒當今,議和又有什麼用呢?天幕還是給北伐一事更多的指引和啟示才是正理,那些詩詞歌賦,也不能說無用,就是對於當下確實有些乏味。

【但不管是真是假,岳飛也沒有辜負“精忠報國”這四個字。這首《滿江紅》寫的就是他的志向和懷想,酣暢淋漓,義薄雲天。

宋金之間的仇恨,是不共戴天,是一想到就能讓人怒髮衝冠,此仇此恨,無法和解。“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三十歲正當壯年,但岳飛深知自己此後應該沒什麼機會了——曾經他可以轉戰南北,收復中原,而今的他被強制召回,被迫放棄了能夠乘勝猛追的機會,那個時候,他和軍隊距離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何其遺憾!

而朝廷則是面對金人的潰敗視而不見,一心主張議和,想來偏安江南是很滿意了。

岳飛做不到對朝廷那一日十二道金牌視而不見,但他也知道等他回去,一切努力都會化為烏有。他只能告誡其他人“莫等閒,白了少年頭”,不要像他一樣,只餘“空悲切”。】

【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北地百姓深陷,水深火熱。而作為臣子和地方官的他們只能看著,又怎麼能不抱恨無窮?對於他們這些有志收復北地的來說,“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就是他們的夢想。

而對於岳飛來說,他面對的金人可以說是不值一提,其他人猶畏懼的金兵,又畏於岳家軍,“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