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滿江紅·寫懷》(3)(1 / 2)

歷史上的遺憾不僅僅只有岳飛一個,系統和玉不識的簽約、逐步放開的許可權都是在一點點試探各個平行世界歷史更改的範圍和限制,能改變這些歷史上的遺憾,也是他們的目的。

對於玉不識來說是幾千年的歷史,但對於系統和系統的製作人來說,是數不清的遺憾和驕傲,想讓她彌補遺憾,也想讓她變得更好,也想為那些或是不幸或是遺恨的靈魂帶來一絲慰藉——對美好的渴望正是它的驅動力之一。

【一腔赤誠,浩然正氣,這就是岳飛的初心,也是他的不懈堅持,更是我們為之欣然嚮往之的境界。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的忠憤,丹心碧血,刻肌刻骨。此時的岳飛,尚未白頭,而金兵自陷困境,只是由於奸計,宋皇朝自棄戰敗,把勝利果實拱手讓人,“莫須有”的千古奇冤,令人髮指,岳飛已經等不到“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那個時候了。這首詞是他的悲泣也是他的憤怒。】

玉不識暫且結束了對《滿江紅·寫懷》的講解,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之前整理出來的關於岳飛簡單的人生經歷。

雖然不能直接講明歷史發展,但對詞人的生平介紹也是應該有的吧?前面也是有過介紹的,系統沒有阻止那就是可以的嘍?

於是她指尖移動,切換了螢幕上的內容。

反正硬塞就是了,管他和不和諧呢!

【我在這裡簡單梳理一下岳飛的生平經歷——

北宋崇寧二年,岳飛出生。

宣和四年,岳飛第一次投戎——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招募“敢戰士”以御遼,岳飛應募,表現突出。同年,父病故,岳飛回鄉守孝。

宣和六年,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岳家生計艱難,岳飛為了謀生,到河東路平定軍投戎,被擢為偏校。

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後,便大舉南侵攻宋。

此後,從欽宗即位,派趙構赴金營求和,並許以割地賠款,到汴京失守,宋欽宗降金,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的這段時間裡,岳飛也沒閒著——

從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的岳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蠻橫殘忍的行為,心中憤慨,在母親的教誨下,忍痛別過親人,投身抗金前線。

岳飛在軍中的表現很是英勇,在劉浩部下時,他奮勇當先,不斷擊退金軍,以軍功遷為修武郎、武翼郎。】

“不是,這個徽宗是有毛病嗎?”趙匡胤都氣笑了,“金兵南侵攻宋,他禪位於長子,這是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

他其實都想直接罵人了,他說呢,怎麼前面提到的都是徽欽二宗被擄北上,原來是這麼一個徽欽二宗。還禪位呢,就這麼怕嗎?怕到寧願讓位了也不願組織反攻?他留下的宋軍沒有這麼弱的吧?趙恆都用上這個李綱守城了,怎麼最後又是求和,敗了?

還有,這些前前後後的反悔和猶豫、膽怯,也真是沒有一點當擔!

“若朕當年也像他這般昏庸,這天下怕是早就是別人的了。”趙匡胤暗暗地想到,“這些後代怎麼這樣不成器!”

他只要一想到靖康之難,就想上去打自己後代幾拳,怎麼會有這樣荒唐的皇帝?他把皇位當成了什麼,說不要就不要,難不成就是不幹正事,只是貪圖享樂?

他還怪享受的!

趙匡胤越想越生氣,猛地握拳一拍桌子。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眼前的水幕,彷彿透過時空看到了後來的戰場。

“若是朕在位,豈容金人如此放肆!”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旁邊的趙光義:“皇兄息怒,息怒,彆氣壞了自己的身子。”

看著後來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拉,他有些幸災樂禍,原來現在看著英勇的皇兄也有這麼既沒用又丟臉的後代,只是他也不敢表現出來,只能偶爾低下頭偷偷笑幾聲。

只是兩個人都不知道徽欽二宗並不是趙匡胤這一脈,但不管是誰的後代,在水幕上,北宋滅亡已成事實。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有些一言難盡了。

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是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這個時候的趙構就已經有了偏向,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為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為器重,在各方建言中趙構更是採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

而當時的岳飛得知這個訊息,不顧自己官卑職低,向宋高宗趙構“上書數千言”。然而,他的耿耿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