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要不要把爭議、甚至負面人物放到這裡來講,她其實也是猶豫過的。
不過她後來也想開了,歷史的構成,不僅僅是這些名人,也是百姓。而在其中,有好人,也有壞人。聖人、天子、賢臣、名將、百姓,甚至是貪官汙吏,叛臣反賊,都是歷史的一部分,忽視不了,也無法就此磨滅。
也正是因為構成的人和事複雜而多彩,才讓人有著學習、探究的慾望和興趣。
都是人,不管好的壞的,至少他們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他們怎麼不能算是“千古風流人物”呢?
而且,很多時候,他們才正是和一個封建王朝的發展息息相關,這又怎麼可能不講呢?
******
對於玉不識來說,這是準備下一次直播的三天,時間並不算很長。但對於各個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朝代,他們時間的長短就各不相同了。
在這段天幕沒有動靜的時間裡,有些朝代研究著天幕提到的兩次改革,並嘗試改進和試驗。尤其是一個王朝發展到了中晚期,不必天女提起,他們也能知道其中各種問題糾纏,想要達到像先祖那樣成就,就不能害怕、下大功夫去改變病理。
只是其中阻力多且雜,能不能成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決定的,端看各人手段、能力和毅力了。
還有那些正正被點到名字的朝代,也是忙不迭地開始改革,一如大明的隆慶朝。
之前因為觀看直播,所以大家的發言比較少,更多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天幕、不,或許應該稱殿中的水幕上。
但等到天子宣佈退朝,並叫他們回去好好想想接下來怎麼辦後,他們也是不能不聽。
尤其是之前在觀看直播時,天幕上還時不時地飄過明朝上下皇帝的“彈幕”。
有羨慕的,也有命令。
尤其是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發話,雖然是不同的時間,但他們也不能不管。
是的,朱元璋和朱棣也用上了彈幕。
畢竟上面也還有著崇禎的訴苦,他們鞭長莫及,能做的也只有督促後輩儘早開啟改革。至少天女肯定了張居正改革是向好的,雖然並不完美,但總該做出第一步。
至於他們兩個有沒有開啟對話,那還是要點面子的。但洪武朝的青年朱棣又是被自家父皇給盯上了,這次可是連馬皇后和太子朱標說話也沒能勸阻朱元璋打(劃掉)教育孩子的決心。
朱元璋當然知道這並不能怪罪到朱棣身上,畢竟不僅是現在的他還什麼都沒做,而且他當皇帝后好像在天女口中做的還不錯,但這不是他心中惱火嘛,找不到正主,也就只能衝著這位“祖宗”動手了。反正他皮糙肉厚的,打打也無事。
至於更往上的祖宗是自己?他總不能自己打自己吧?所以還是“教育”兒子更加減壓。
此外,宋代幾個朝代的動作也不慢。
因為有著天幕的存在,講究名聲計程車大夫們反而更為積極。說不想青史留名那是不可能的,但哪怕真的淡泊名利,總也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和不好的事情掛鉤吧?
而且,天幕都直接給出了成功的模板,雖然不能說可以直接照抄,但改改也還是行的。
若是一個王朝發展不好,又哪裡能留空間給他們發展呢?
所以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至少大家的面上都是一副積極向好的態度。
而有的朝代正是欣欣向榮的時候,雖然也汲取後世發展的經驗,但也有時間騰出空來思考天女最後說的那番話。“深惡痛絕”?什麼樣的人會讓人深惡痛絕?
“深惡痛絕”?什麼樣的人會讓人深惡痛絕?
他們是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
就在眾人期待下一次天幕亮起之時,玉不識也終於等到了第三天,下一期的直播也應該開始了。
之前對於彈幕她是沒有怎麼關注的,畢竟介紹的都是正面的人物。但這次要介紹的那些人,她還真是好奇這些老祖宗會說些什麼。
安排妥當後,她便直接開了直播。
畢竟直播的開啟權力在她這個世界,她也不擔心有沒有人看,畢竟她的觀眾還是很穩定的。
而此時各朝代的人們彷彿心有靈犀一般,紛紛停下手中之事,看向了重新出現動靜的天幕。他們也有些好奇,不知道天女這次介紹會是誰。
有些人隱約猜到了,有些人則還是迷糊。
玉不識也沒有廢話,直接進入了今天的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