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幕的關閉,天空又恢復了澄澈模樣。
而聚集在殿中觀看由陛下獲得的水幕的朝臣們,並不受直播關閉的影響——他們還可以觀看回放,仔細學習研究其中的內容。至於天幕曾經羅列其上的資料,更是歸類在旁邊,也供他們查閱——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皇帝允許,以及在場,他們才可以進行各種操作。
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思完全是隨著玉不識的話而移動變化的。
對於她最後說的東西,也是多番猜測。
“很多人深惡痛絕?什麼人會得到大家的討厭啊?”
或許應該說,會得到大家的關注,並且產生惡感的人,會有誰呢?
“歷史上的貪官惡吏?”“……”
他們其實也還是侷限的,也是有些人他們是不敢猜。
但朝堂上能被天子叫來一起陪著的朝臣就沒有這些多餘的心思。
朱元璋看著直播直播關閉,又望了望外面天色尚早,索性便點開這次的直播回放,拉到張居正那一部分,和殿中眾人邊看邊討論起來。
之前因為是第一次觀看,大家的注意力也還是集中在天女身上,分出來記錄、思考的心神也就少了。現在大家因為剛剛才看完,心中也都有個底,討論的慾望也比之前強上許多。
朱元璋之前還是對張居正很看好的,尤其是天女一直在吹,但人無完人,他看見天女說張居正的改革也有缺點,他為人也有惹人詬病的地方,反而有些鬆了一口氣。
就是看著最後萬曆的那部分內容,眉頭直皺。
他嘆道:“是人就有私心。”他還以為張居正真的一心為國呢,結果也還是免不了俗,也是貪好奢華享樂。
一旁的大臣忙道:“陛下,人皆有兩面性,張居正雖有大功績於國,但也確實難掩其私慾。”
這是在應和朱元璋的話。
不過他倒是沒有再說什麼,朱元璋只是看著天幕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即便如此,他之功仍不可磨滅。只是此風不可長,若為官者皆效仿他後期的做派,大明危矣。”
按照天才所說,他是救了一把大明,但若這些為官者也按照張居正的生活習慣抖起來,那又有什麼用呢?別沒有人家的能力,還想要擺人家的譜,當然,他並不覺得張居正後面的生活是好的、對的,他一向推崇儉樸,雖然對著兒子們是手比較松,但他實在是看不的那些貪官汙吏。
朱標見此,也說道:“便如天女說看待歷史,我們現在又何嘗不是在閱讀‘歷史’呢?引以為戒才是要緊的。”至於其他,張居正都還沒出生,又能談什麼呢?
對於朱元璋來說,清正廉潔,勤勉為政才是他心中想要的臣子典範,所以在感嘆兩三句後,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張居正的改革上。
之前他們便談論過了,現在也不過是重提,以及更深一步的探討。
現在的稅賦制度還是沿襲的兩稅制,先前的清丈土地工作也已完成,想要再來一遍,也確實是個不小的麻煩。
但再麻煩,也還是得去做才行。
不說全部拿過來,還是得依據實情進行細緻的討論才能做決定。
而這邊對著政事很是用心,另一個世界中早早脫身的司馬家又是遇上了麻煩。
司馬懿並沒有真的等到天女講起司馬家才動身離開,而是早就開始了轉移。
只是當時還心有僥倖,等到晉朝的內容播放出來,他更是沒有停,帶著一大家子迅速遠離曹家治下。
今後該去哪裡,才是他需要思考的東西。
夷狄他是不會考慮,剩下的勢力,至於就此隱姓埋名?那更是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難不成還真的選孫吳?但有著天幕在前,他們會接受他的投靠嗎?
司馬懿心中總有疑慮。若是沒有天幕,他現在還是魏國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將,哪裡還需要離開?對於魏國,他貢獻頗多,曹丕更是對他頗有看重。
想到這裡,他又有些後悔,他還不知道魏王是如何想的,但他這樣一離開,不是不打自招嗎?不過讓他再來一次,他還是會選擇離開,他並不想賭上位者的想法。
那可真是賭輸了就一無所有啊。
想到這裡,他就想起之前派出去的人,也不知道吳國那邊情況如何。
好不容易等到這次直播結束,司馬懿也好騰出心思好好思考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他的長子司馬師也沒有糾結在天幕上,而是上前問道:“父親,如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