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厲害的能臣,死後還被那萬曆小子清算,莫不是他生前犯過什麼大錯?像霍光那樣那樣?
【可以說,張居正的前半生一直在思考著他該做些什麼,到了後半生便是一直為國事夜以繼日地操勞。對於這一點,萬曆五年,一件說重要也很是重要,說不重要也是可以容情的事情發生了——
萬曆五年,張居正多年未見的老父張文明去世。按照祖制,朝廷官員的父母過世,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期滿起復為官,這就是丁憂。
張居正接到訊息,不是不痛苦難受,他自嘉靖二十六年中舉以來,就再也沒有回家。十幾年的時間,也不是不想念自己的家人。
但這個時候的張居正知道他著手的改革才剛剛開始,當時的情況並不容許張首輔離職,甚至可以說,此時離開必使改革功虧一簣。忠孝難以兩全之下,他別無他法,艱難地做出了唯一的選擇:奪情。】
【只是明朝計程車大夫忠君盡孝的觀念根深蒂固,未能盡孝何來忠君。便是武宗朝的大學士楊廷和也是一代名輔,收到父親的訃告即回家守制。
如此一來,人情洶洶,無論是御史還是六部官員都上疏要張居正守制,給張居正帶來了不小的麻煩。而此時神宗也還不能親政,國家大政均需張居正裁決,他也不想讓居正回家守孝。因著最重要的兩人——張居正本人和明神宗是真心不願意就此放棄,最終明神宗下令命張居正“奪情視事”。
也正是因此,“奪情”風波在京師是轟轟烈烈地上演。最後還是由神宗詔諭群臣,再及張居正奪情者,誅無赦,非議才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