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題外話說完了,我們回到李清照和她的詩詞上來。
和美的家庭,繁華的汴京,讓李清照度過了四年的美好生活。
這四年裡,她的作品都是明朗歡快的,比如她的另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以及《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筆下滿是少女情思,婉轉可愛。
而她的婚後的生活也沒有差很多。
18歲的時候,李清照嫁給了比自己大3歲的趙明誠,兩人琴瑟和諧,恩愛非常,常常一同作詞吟對,賞鑑好收集古石玉器,很有共同語言,兩人是夫妻也是知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她和丈夫短暫分別後的思念。
但總體來說,曾經的自由、思念都是美好的。】
蘇軾聞言微微挑眉。
“……未來學生的女兒嗎?”
“兄長,容我提醒你,天幕上也說了,這關係不盡真實,更可能是後人杜撰。”
“有關係,但不多。人家還批評你呢,這個倒是真的。”
蘇軾撓撓頭,對著弟弟的話無動於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她不喜歡我的詞有什麼大不了的。”
說著,他指著天幕一側羅列出的李清照的作品,繼續說道:“就憑她的才華,這樣說也還行,畢竟是有真本事的。”
蘇轍輕哼一聲,在他眼裡,還是自己的兄長更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