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一種名叫“玉扣紙”的竹紙。
想來應該有人聽說過它。】
【玉扣紙,閩西北寧化一帶傳統手工造紙。“玉”,稱其潔白光潤,土紙中上品。“扣”,為昔時計量,一刀二刀之意。
《少室山房筆叢》中載稱:“凡印書,永豐綿紙為上,常山柬紙次之,順昌書紙又次之,福建竹紙為下……”。其中的永豐綿紙便是這次要介紹的玉扣紙。
玉扣紙在宋朝、明朝和清朝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為什麼說起它呢?因為它還和一道吃食有關。民以食為天,聯絡到吃的了,自然也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所以今天最後的介紹就留給了它。】
玉不識也沒有賣關子,天幕上的圖片自然切換,變成了一盤菜。其中透露出的色澤,誘人鮮香,引人食指大動。
“看著還挺好吃的?”
【廣州、興寧、梅縣等地有一道名菜“紙包雞”,便是以玉扣紙包裹雞肉,再以花生油浸之,最後入鍋油炸而成。食用時開啟,香味才釋放出來,芬芳撲鼻。】
【而玉扣紙之所以能夠包裹雞肉,也是因為它的原料清淨——
這種產自福建的名紙,是用嫩竹製造的,春季出筍,待待竹筍直指蒼穹並開出竹枝時,才是砍伐嫩竹最好季節,也是製作玉扣紙的最好時間。
而也正是因為它是竹紙,質地良好,所以也擁有著具有纖維細長、光滑柔韌、色澤潔白、瑩潤如玉、張片均均,拉力強、摩擦不起毛茸、衛生無毒、書寫易幹、墨跡不褪、經久不被蟲蛀等特點。
用來包裹食材,也只是它眾多的用途之一,它還是絕佳的書畫用紙,當然更多的,它也被用於檔案記錄、寺廟經本抄寫、宗祠族譜記錄、賬簿記錄等。】
“竹紙?清朝?之前那個納蘭性德的朝代嗎?”朱棣微微皺起眉。
前面可沒有這個什麼“清”的朝代,那就只能往後了。雖然他知道朝代的更迭不可避免,哪怕如秦始皇想要傳至萬代也不過二世而亡,漢朝夠久了吧,中原大地也終究被司馬家奪了去,但真的知道明朝有一天會完蛋,那種複雜的心理還是難以言表的。
朱高熾沒有對他父皇複雜的心思發表什麼言論,擅自揣摩聖上心思並不是什麼好事,而是另起了一個話頭:“這玉扣紙雖產於清代,卻也是造紙術發展後的成果,就如同咱們現在看到的許多新奇之物一樣。”
“說不定按著天女的說法,努努力,咱們也能研究出來呢!”
朱棣看了眼自己的長子。有時候,他對自己的長子很滿意,但有時候,又會覺得他對自己征伐的進諫讓自己不滿。
他聽著朱高熾的話,也沒有說自己在想些什麼,而是微一頷首,說道:“這也確實是個方法,有空可以試試。”
像這樣的事情,吩咐下去自然就有人去做,自然不需要他們多做些什麼。
朱高熾見朱棣點頭,便接著道:“兒臣覺得這天女介紹的諸多奇妙知識,不僅限於造紙之術。若能將其一一鑽研透徹,我大明必定更加繁榮昌盛。”
她話中和背景中出現的各式新奇之物,總有能用上的。
旁邊的朱高煦看了眼太子,掩下眼中的不滿:“皇兄,你這不是廢話嗎?能被天女介紹的,都是重要的東西,哪怕是前面的詩詞,其中透露的,也都還挺有意思的。”
兄弟兩個暗地裡針鋒相對,朱棣拳頭緊握看著天幕,當下的思緒卻是已經飄到了岳飛身上。若是他也能得到像岳飛那樣詳細的介紹,對大明的發展未必沒有好處。反正外族是看不到天幕的,有了資訊的提前告知,對邊防豈不是百利而無一害?
他對自己有信心能夠發展好明朝,但還是有些擔憂後人會如何看待。
【玉扣紙用於印書,始於宋代。明朝四堡版印書籍,有發行半天下之譽。除全國性書籍經史讀物外。汀郡地方誌書、名人著作,均藉以印行。如李元仲《寒支集》,楊瀾《臨汀匯考》,郝鳳升《九龍詩刻》等。
其中,玉扣紙因為原料的生長情況,雖多地都有生產,但福建長汀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所產玉扣紙最負盛名。
其一,長汀有著非常豐富的竹林資源,竹麻肉厚,柔韌,滑澤;其二,長汀還山高林密,有著充沛的山泉水源,清澈潔淨的山泉,水質絕佳,是造紙的理想用水,自然優勢和精湛的造紙良工決定了長汀玉扣紙的生產是一個極其順暢的過程。】
【而說起玉扣紙的生產,這裡我也簡單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