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詩鬼”之名(1 / 2)

宋朝以前的各人都在感嘆。

這些個詩人,不愧是名傳千古的人,他們的詩篇篇都是千古佳作。

還有這個“煎”字,究竟是怎麼想出來的?若要他們來寫,壽命搭配“煎”字,是萬萬想不到的。這就是“長吉鬼才”的實力嗎?

而更多的,是對這首詩的觸動。

嬴政一邊感嘆於李賀詩中的大膽,一邊也沉默於他字句中對時間的嘆息。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幾乎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感,在整首詩中合而為一。

他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但仍想要長生,他求的,只是想要更多的時間來穩定這個他建立的王朝。嬴政清楚的知道現在的秦朝隱患頗多,他的繼承人有沒有這個能力擔起這個責任,他還是清楚的,不然他也不會想要求長生藥。

“斬龍足、嚼龍肉”“朝不得回、夜不得伏”,好生膽大的夢想!李賀開篇在感嘆時光飛逝,年歲短暫,詩中流露出他的些許悲愴和內心的憂慮,結果緊接著就是幻想自己制服控制時間的神獸,想要時間就此停駐。但他也知道這終究只是幻想,神君可在何處,太一哪裡真有?所以他又回到了現實。

要說嬴政和劉徹看出了李賀詩中的嘲諷嗎?

求仙一事太過飄渺,至少現在的他們暫且放下了。

求仙一事太過飄渺,至少現在的他們暫且放下了。

玉不識當然不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和感念,她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直播了下去。

【李賀以空靈甚至悽豔詭激的詩風見長,他在神話傳說中馳騁徜徉,人被稱為“詩鬼”,詩被稱為“鬼仙之辭”。詩鬼李賀,這個踏著哀愁月色僅擁有二十七載曇花一現人生的人,卻給後人留下二百四十首詩歌。】

玉不識頓了頓,接著說道。

【那麼,他的詩風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其中,“悽”即指向李賀詩中悽迷的意象。“晴嘶臥沙馬,老去悲啼展”、“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岸幘褰沙幌,枯塘臥折蓮”、“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夜雨崗頭食蓁子,”……窮愁、悲苦在李賀的詩中隨處可見。】

【而“豔”是指他詩中的綺麗色彩。“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他用的顏色都很鮮豔,但卻沒有熱烈溫暖之感,反而給人一種幽冷的感觸。】

【這主要是因為李賀詩中的豔麗色彩多是和“啼”、“泣”、“血”、“鬼燈”、“蟄螢”等字眼搭配,加上“冷紅”、“衰紅”、“老紅”、“寒綠”、“頹綠”等的形容,自然難以明麗歡快,讀起來更多地是猶如漸入幽冥之境。】

【而“虛荒誕幻”更是他的特色。“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女巫澆酒雲滿空,玉爐炭火香鼕鼕”……神話仙神輪番登場,尋常事物在李賀筆下有了不尋常的描述。】

劉徹品了品李賀的詩,有些意猶未盡,他感慨道:“如此獨特的風格,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李白的“仙”和李賀的“鬼”,都一樣惹人注目,

一旁依舊被傳喚候著的司馬相如也附和道:“李賀的詩確實驚豔。”

劉徹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天幕上顯示過的李賀的詩作,每一首都如同瑰寶一般璀璨奪目。

“此等人才,若是生在我大漢,必定能夠成為一代英才。”劉徹嘆息道。看著天幕上一個個才高八斗、文采風流的名人,他實在是心癢啊。

司馬相如何嘗不這麼認為,他自認自己才華橫溢,面對天幕中這些同樣天資聰穎的詩人總有種惺惺相惜之感。但他也知道,這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罷了,無論是誰,包括李賀,終究是唐朝之人,無法跨越時空來到漢朝。

【詩人總是敏感的,他們更容易發現生命的無奈和苦難。而李賀,更是深感生命的無情。

青春的渴望、生命力的充盈,和悲愴憂戚、精神的早衰,這兩種矛盾的交融,凝成李賀獨有的風格。】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死”、“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