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頓了頓,目光落在張肅身上,緩緩說道:“張愛卿,朕欲冊封你為丞相,總攬朝政,你可願意?”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群臣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張肅,那目光像是一束束箭,有驚訝,有疑惑,也有嫉妒。
張肅年事已高,在朝中素來低調,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丞相。
他只覺得那些目光像是有實質一般,刺在他身上有些微微的刺痛感。
他微微抬起頭,眼睛裡帶著一絲惶恐與不安,眼睛快速地眨了幾下,隨後又恢復了鎮定。
張肅出列,躬身行禮,他能聽到自己的衣袍摩擦的輕微聲響,沉聲道:“臣謝陛下隆恩,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啟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多言。朕知道,有些人對朕的決定心存不滿,但朕相信,張愛卿定能不負朕望,為大齊社稷做出貢獻。”
退朝後,那是一個秋末的午後,天空有些陰沉,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李啟將張肅召至御書房。
御書房裡瀰漫著淡淡的墨香,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只是那光斑也顯得有些黯淡,如同此時的朝堂局勢一般。
“張丞相,朕知道你對朕冊封你為丞相之事感到意外,但朕相信你的能力和忠誠。”李啟開門見山地說道,他的眼睛直視著張肅,目光中帶著信任,眼睛明亮而堅定。
“如今朝中局勢複雜,朕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來輔佐朕,而你,正是朕的不二人選。”張肅躬身道:“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李啟點點頭,走到窗邊,窗外吹來一陣微風,輕輕拂過他的臉龐,帶來一絲涼爽,同時也吹起了他的幾縷髮絲。
他望著遠處的景色,緩緩說道:“朕欲招攬義士軍,壯大我大齊軍事力量,此事你知道嗎?”張肅回答道:“臣略有耳聞,但不知陛下有何具體計劃?”李啟轉過身,目光炯炯地看著張肅,“朕打算讓你暗中調查此事,看看朝中哪些官員反對朕招攬義士軍,他們背後又有何勢力支援。”張肅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此事關係重大,臣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查。”李啟拍了拍張肅的肩膀,手掌落在張肅肩上時,張肅能感受到那股力量和信任,“朕相信你,此事就交給你了。”
與此同時,福安奉命暗中調查那些官員拉攏其他官員的進展情況。
他喬裝打扮,身上的粗布衣服有些粗糙,摩擦著他的面板,他出入各種場合,周圍是嘈雜的人聲,各種各樣的氣味鑽進他的鼻子,有酒肉的香氣,也有汗臭味。
他收集情報,並將這些情報整理好,隨時準備向李啟彙報。
福安小心翼翼地走在宮牆的陰影下,腳下的石板路有些涼,腳步輕盈,彷彿一隻靈巧的貓。
他來到一處偏僻的宮殿,這裡平時很少有人來,正是那些官員秘密聚會的地方。
福安躲在暗處,他能感覺到牆角的磚石有些潮溼,仔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他看到幾個官員鬼鬼祟祟地走了進去,其中就有幾個是公開反對招攬義士軍的。
那幾個官員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模糊,福安心中一凜,看來這些人果然在密謀什麼。
他屏住呼吸,貼近牆壁,牆壁的涼意透過衣服傳了過來,他想要聽聽他們在說什麼。
“……陛下執意要招攬義士軍,我們必須阻止他!”一個官員壓低聲音說道,那聲音低得像是蚊子嗡嗡叫,但在這安靜的環境下卻很清晰地鑽進福安的耳朵。
“沒錯,義士軍來歷不明,萬一他們對大齊不利怎麼辦?”另一個官員附和道。
“我們必須聯合起來,阻止陛下做出錯誤的決定!”
福安將這些話一字不落地記在心裡,然後悄悄地離開了。
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將這些情報告訴李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快步走向御書房,心跳得有些快,他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宮道里迴響,心中暗道:“陛下,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御書房內,李啟正與張肅商討對策。
“陛下,臣已經查明,那些官員背後確實有勢力支援,而且他們的目的並不單純。”張肅面色凝重地說道,他的眉毛緊緊皺在一起,眼睛裡透著嚴肅,眼神中帶著一絲憂慮。
“哦?是何勢力?”李啟追問道,他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龍案的邊緣,眼睛微微眯起,目光中帶著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