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禦敵驚變起波瀾,君臣竭力挽狂瀾(2 / 4)

他揮了揮手,示意福安退下,然後環視群臣,沉聲說道:“諸位愛卿,繼續吧。”

一直沉默不語的劉勇霍然起身,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而無畏的光芒,他那高大的身影彷彿在這一刻籠罩了整個金鑾殿。

他聲如洪鐘,話語中帶著一股不可阻擋的氣勢:“臣統領的義士軍雖人數不多,但個個驍勇善戰,臣願率領義士軍前往涼州,探查北漠大軍虛實,若能拖延北漠大軍幾日,便可為京城爭取寶貴的防禦時間。”他的聲音在金鑾殿內迴盪,像是洶湧的海浪衝擊著礁石,原本那些質疑和猶豫的大臣們都被他的氣勢所震懾,一時間金鑾殿內鴉雀無聲。

這時,其他大臣們開始有了不同的反應。

一位老臣捋著鬍鬚,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重新審視這個年輕的劉勇將軍,心中對他的計劃充滿了驚訝與疑慮;而年輕些的大臣們則是眼睛裡閃爍著欽佩的光芒,他們被劉勇的英勇和擔當所打動,但又擔心計劃的可行性。

“劉將軍此計甚妙!”一位大臣讚歎道,那讚歎聲在寂靜的金鑾殿裡顯得格外清晰,“涼州地勢險要,若能拖延北漠大軍幾日,便可為京城爭取寶貴的防禦時間。”

“臣附議!”另一位大臣也表示贊同。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對此表示反對,“劉將軍,義士軍人數有限,恐難抵擋北漠大軍的進攻,此舉過於冒險!”

“是啊,劉將軍,萬一義士軍全軍覆沒,豈不是得不償失?”

一時間,金鑾殿上議論紛紛,各種意見交織在一起,氣氛更加緊張。

那爭論聲像是無數只蜜蜂在耳邊嗡嗡作響,吵得人頭疼。

宗澤焦急地來回踱步,他的腳步聲在大殿裡迴盪,不時地看向李啟,那眼神裡帶著一絲期待又有一絲焦急。

張肅則默默地坐在一旁,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座椅扶手,發出有節奏的輕微聲響,像是在為自己的思考打著節拍。

李啟揉了揉眉心,疲憊地靠在龍椅上,聽著群臣的爭論,他的思緒萬千,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抉擇。

福安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著殿內的情況,他的目光不時地落在李啟身上。

大臣們爭論到最激烈的時候,李啟突然站起來,龍袍一揮,那龍袍在空氣中獵獵作響,像是一面旗幟在狂風中飄揚,他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眼神中帶著帝王的威嚴和不容置疑的決心:“朕意已決,劉將軍的計劃雖險,但朕相信他的能力。如今大齊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朕需要諸位愛卿齊心協力,而非互相推諉!”他的聲音在金鑾殿內迴盪,大臣們紛紛跪地,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群臣見狀,也不再爭論,紛紛表示遵旨。

李啟看向張肅,“張愛卿,你留一下,朕有話要與你商議。”

待其他大臣退下後,李啟對張肅說道:“張愛卿,朕知道,讓劉勇去涼州冒險,實屬無奈之舉。但如今京城兵力空虛,我們必須爭取時間,才能做好防禦準備。”

張肅點了點頭,“陛下聖明。臣在提出應對策略時,腦海中迅速閃過以往研究過的兵法和曾經處理過的類似危機。臣想起曾經讀過的一本古籍中提到的應對圍城之法,還有多年來對大齊周邊軍事地理的研究,這些都成為臣提出這些策略的依據。臣以為,除了派劉將軍去涼州之外,我們還需做好以下幾件事。”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立刻徵調附近州府的兵馬,火速趕往京城支援。其次,加強京城防禦,加固城牆,儲備糧草,做好長期堅守的準備。最後,派人前往南詔求援,希望他們能出兵相助。”

李啟讚許地點了點頭,“張愛卿所言甚是。這些事情,就交由你去安排吧。”

“臣遵旨。”張肅躬身行禮,隨即轉身離去。

李啟看著張肅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張肅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有他坐鎮京城,他可以放心不少。

“福安,”李啟喚道。

福安連忙上前,“陛下有何吩咐?”

“將朕的旨意傳達給劉將軍和宗澤將軍,讓他們立刻準備,明日一早出發。”李啟吩咐道,“另外,將張愛卿剛才所說的幾件事,也一併傳達下去,務必儘快落實。”

“奴才遵旨。”福安躬身領命,隨即快步離去。

李啟獨自一人站在金鑾殿上,望著殿外漆黑的夜空,那夜空像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沒有一絲光亮。

他心中思緒萬千,知道一場大戰即將到來,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