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的熱鬧還未完全散去,一股壓抑的氣氛卻已悄然籠罩了整個汴梁。
文人集會,說是交流,實則更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歐陽那張老臉皺得像個核桃,捋著鬍鬚,眼神卻銳利如刀,朱熹則板著臉,彷彿誰都欠他幾百吊錢。
這兩位老牌文壇大佬,身後還跟著一群附庸風雅的傢伙,擺明了要給武大郎來個“會場圍剿”。
會場上,空氣都彷彿凝固了。
百姓們竊竊私語,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擔憂。
武大郎站在中央,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完全沒有被對方的氣勢壓倒。
他身旁,武松握緊了拳頭,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猛虎,林沖和魯智深則一左一右,如同兩尊門神,隨時準備給武大郎撐腰。
“武大郎,你口口聲聲說要革新,卻是在顛覆聖賢之道!”司馬光率先發難,聲音尖銳刺耳,彷彿指甲劃過黑板,讓人生厭,“你那些奇技淫巧,不過是些雕蟲小技,如何能與我儒家經典相提並論!”
武大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笑。
“司馬大人,你說的聖賢之道,怕不是早就過時了吧?時代都變了,你還抱著老黃曆不放,是準備原地養老嗎?”他犀利的反擊,頓時引起一片小聲議論。
“放肆!”歐陽修怒喝一聲,鬍子都快豎起來了,“你這等狂妄之徒,也敢妄議聖賢?我輩讀書人,就該恪守先賢教誨,你卻要蠱惑人心,其心可誅!”
“歐陽大人,先賢教誨是好,但不能一成不變啊!”武大郎不甘示弱,他的聲音清晰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你們只會吟詩作對,卻看不到百姓的疾苦,你們的聖賢之道,能讓老百姓吃飽飯嗎?能讓國家強大嗎?”
朱熹也加入了戰局,他陰陽怪氣地說道:“你那一套歪理邪說,不過是譁眾取寵罷了!什麼格物致知,不過是捨本逐末!正本清源,還是要回歸聖賢書!”
武大郎輕笑一聲,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各位,你們所謂的聖賢之道,不就是讓你們這些文人高高在上,享受榮華富貴嗎?而我,是要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他的話,擲地有聲,在會場上回蕩。
接下來,辯論進入白熱化階段,保守文人輪番上陣,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將武大郎的“新學”批駁得體無完膚。
然而,武大郎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凌的矮腳虎,他口吐蓮花,引經據典,不時還會丟擲一些現代知識,讓那些自詡飽讀詩書的老學究們啞口無言。
“你說‘天人感應’?那不過是古人對自然的臆想!”武大郎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本書,正是他讓人印製的新版教材,“真正地瞭解世界,應該靠科學,靠實驗!”
“哼,雕蟲小技,不足為道!”司馬光冷哼一聲,語氣中滿是不屑。
“是嗎?”武大郎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反問道:“司馬大人,你可曾見過,真正的,科學的力量?”
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突然安靜下來,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武大郎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武大郎嘴角一勾,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來人,上傢伙!”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見幾個梁山好漢抬上來一個奇怪的裝置——一個巨大的玻璃球,下方連線著一些複雜的管道和閥門。
這玩意兒,在場的人別說見過,聽都沒聽說過。
“這是什麼?”司馬光瞪大了眼睛,指著玻璃球問道。
武大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裝置旁邊,熟練地操作起來。
隨著一陣“呲呲”的聲音,玻璃球內開始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彷彿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武大郎話音剛落,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玻璃球內爆發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會場。
緊接著,一股強大的氣流從裝置中噴湧而出,將周圍的桌椅吹得東倒西歪。
“臥槽!這是什麼黑科技?”臺下的年輕文人驚呼連連,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景象,彷彿置身於夢境之中。
司馬光等人則完全傻眼了,他們張大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
這到底是什麼妖術?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武大郎的聲音在轟鳴聲中顯得格外清晰有力,“這是蒸汽的力量!它可以驅動機器,可以改變世界!”
臺下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