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籠罩下的京城,武松等一行人剛回到京城,就感覺到暗流湧動。
風吹動著街邊的燈籠,搖曳的火光映照出一張張焦慮不安的面孔。
大街小巷,不知何時貼滿了反對文化革新的傳單,歐陽修、朱熹兩個老傢伙的名字赫然在上,如同兩座大山壓在百姓心頭。
“這武大郎,莫不是要亡了我大宋江山?”茶館裡,一個老者指著傳單上的字,痛心疾首地說著。
“可不是嘛!好好的四書五經不讀,學那些奇技淫巧,成何體統!”另一個附和道。
恐慌的情緒像瘟疫般蔓延,原本對新生活充滿希望的百姓們,開始動搖起來。
城東的民間書院,原本是新思想傳播的中心,此刻卻成了保守派文人的戰場。
一群穿著長衫的腐儒,正口沫橫飛地煽動著民眾的情緒。
“這新學,分明就是邪魔外道!會亂了綱常,壞了倫理!”一個滿臉橫肉的文人,唾沫星子亂飛,慷慨激昂地說著。
“對!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東西,豈能說改就改!”另一個瘦得跟竹竿似的文人,也跟著起鬨。
書院裡的氣氛劍拔弩張,眼看就要爆發衝突。
就在這時,武大郎來了。
他一身便服,武松、林沖、魯智深等人跟了上去。
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道路,目光復雜地注視著這個曾經的“三寸丁谷樹皮”。
“各位父老鄉親,”武大郎的聲音沉穩有力,“我知道大家心中有疑慮,有不解。但我想說的是,這新學,不是要推翻舊的一切,而是要讓我們的大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個保守派文人打斷:“武大郎,你少在這裡妖言惑眾!你這是要毀了我們大宋的根基!”
武大郎目光一凜,直視著那個文人:“根基?一個只會之乎者也,卻解決不了百姓溫飽的根基,要它何用?!”
氣氛瞬間凝固,空氣中瀰漫著火藥味。
武松等人握緊了手中的武器,隨時準備出手。
突然,一個清脆的女聲響起:“武大郎,你這般做,可想過後果?”人群中,走出一位氣質高雅的女子,正是李清照。
她身旁,站著一位神色複雜的男子,柳永。
武大郎看著李清照,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後果?我當然想過。但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
武大郎感覺腦瓜子嗡嗡的,比當年被潘金蓮的馬蹄子踢到還難受。
這群老頑固,比西門慶那廝還難搞!
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想讓大宋子民過上好日子,搞點文化革新,普及一下科學知識,怎麼就成了“邪魔外道”了?
這幫酸腐文人,滿嘴的“仁義道德”,肚子裡全是男盜女娼!
“吧嗒”一聲,武大郎狠狠地將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濺。
嚇得旁邊的武松一個激靈:“哥哥,息怒!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我能不氣嗎?!”武大郎煩躁地抓了抓頭髮,“這革新要是搞不成,咱們兄弟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遲早要敗在這幫蛀蟲手裡!”
武松、林沖、魯智深三人面面相覷,他們都是武將出身,舞刀弄槍是把好手,但這文化上的事,還真插不上嘴。
“哥哥,要不…咱直接把這幫老傢伙抓起來,關進大牢?”魯智深甕聲甕氣地提議,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是拳頭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兩拳。
“不行!”武大郎否決了魯智深的建議,“強權只能壓制一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咱們得讓百姓明白,這革新是為了他們好!”
武大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咱們得來個狠招!走,微服私訪去!”
武松三人愣住了:“微服私訪?去哪?”
“去民間!去最底層!我要親自和百姓們聊聊!”
此話一出,整個京城都炸開了鍋。
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三番兩次的深入民間?
這簡直聞所未聞!
歐陽修、朱熹等保守派文人更是目瞪口呆,這武大郎,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他…他不會是想…”歐陽臉色煞白,話說到一半,突然停住了。
“他想直接策反百姓!”歐陽修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臉色鐵青。
“這…這…”朱熹嘴唇顫抖,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第二日清晨,武大郎帶著武松等人,換上粗布麻衣,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