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五禁(2 / 3)

翼翼地呵護身體,別去觸碰它的“虛弱底線”。

五過之戒:治療的“分寸拿捏”

“黃帝曰:‘何謂五過?’岐伯曰:‘凡刺之屬,有餘有不足, 凡此五者,皆醫之大過也。’”

黃帝接著問:“‘五過’到底是啥呀?”岐伯說:“大凡針刺治療,講究的是恰到好處。要是該補的時候沒補夠,不該補的時候瞎補;該瀉的時候沒瀉對,不該瀉的時候亂瀉;或者診斷病情不仔細,弄錯了虛實;又或者不瞭解病人的生活環境、病情變化就盲目治療;還有就是治病的時候,不按照常規的方法和順序來。這五種情況,都是醫生容易犯的大錯啊。”

這就好比做菜,鹽放多了太鹹,放少了沒味,得精準拿捏。醫生給病人治療也一樣,補瀉就像往身體這個“大鍋裡”加調料,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得掌握好分寸,不然就像炒菜炒糊了,不但治不好病,還可能把病情搞複雜。

五逆之危:病情與脈象的“矛盾警報”

“黃帝曰:‘何謂五逆?’岐伯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洩,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痺不移,?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天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

黃帝又問:“那‘五逆’是啥樣的呢?”岐伯說:“如果得了熱病,按道理脈象應該是比較快、比較躁的,可現在脈象卻很平靜,或者已經出汗了,按說熱該退了,脈象卻還是又盛又躁,這就是第一種‘逆’,就像本該向前跑的車卻往後退。拉肚子的病人,脈象一般應該是比較虛弱的,可現在卻洪大,這是第二種‘逆’,就像拉肚子的人身體虛弱,卻表現出強壯的假象。得了那種頑固的痺症,關節疼痛,肌肉都開始破損了,身體還發熱,這時候脈象卻有一邊摸不到,這是第三種‘逆’,就像身體的各個部分沒有協調好。如果人因為過度勞累或者其他原因身體消瘦,還發熱,臉色卻白得像紙一樣,之後又大便下血,而且血量還很多,這就是第四種‘逆’,就像身體的氣血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失控。如果一會兒怕冷一會兒發熱,身體消瘦,脈象卻又堅硬又搏指,這就是第五種‘逆’,就像身體的狀況和脈象完全不匹配,發出了矛盾的訊號。”

這“五逆”就像身體裡的“內亂”,病情和脈象本該和諧相處,卻鬧起了矛盾,就像兩個小夥伴本該手拉手一起走,卻朝著相反的方向使勁兒,這時候身體可就危險啦,得趕緊重視起來。

九宜之要:針刺的“正確姿勢”

“黃帝曰:‘何謂九宜?’岐伯曰:‘明知九針之論, 是謂九宜。’黃帝曰:‘願聞九針之論。’岐伯曰:‘針者,天地之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故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

黃帝又問:“那‘九宜’是啥呢?”岐伯說:“只要你明明白白地掌握了九針的理論,這就是‘九宜’啦。”黃帝來了興致:“快給我講講九針的理論。”岐伯說:“這九針啊,和天地的數理有關,從一開始到九結束。第一針效法天,就像天空廣闊包容,這針能調節人體陽氣,像天空籠罩萬物;第二針效法地,大地承載萬物,這針能滋養人體陰氣,像大地孕育生命;第三針效法於人,人是萬物之靈,這針能調節人的氣血,讓人保持活力;第四針效法四季,四季有不同變化,這針能根據四季變化調整人體狀態;第五針效法五音,五音和諧美妙,這針能讓人體氣血像五音一樣和諧流通;第六針效法六律,六律規範有序,這針能讓人體經絡氣血執行規範有序;第七針效法七星,七星在天空各有位置,這針能調整人體經氣,讓各部位經氣像七星一樣各安其位;第八針效法八風,八風帶來不同氣候變化,這針能抵禦外界邪氣,像防風的屏障;第九針效法九野,九野廣闊無垠,這針能調和全身氣血,像給全身做一次全面的滋養。”

您看,這九針的理論就像一套神奇的魔法,每一針都有它獨特的使命,和天地萬物、人體的各種因素都緊密相連。掌握了九針的理論,就像拿到了開啟健康大門的鑰匙,知道了針刺的“正確姿勢”,能讓身體這艘大船在健康的海洋裡平穩航行。

從《靈樞·五禁》裡咱們能學到,中醫養生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冒險,這“五禁”“五奪”“五過”“五逆”是路上的陷阱,而“九宜”是指引咱們前進的燈塔。咱們得小心翼翼地避開陷阱,跟著燈塔的指引,用正確的方法照顧身體,讓身體一直健健康康,活力滿滿。就像老祖宗在《靈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