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平定東遼(2 / 2)

下,今高建莊王雖有欺君大罪,實乃誤聽蓋蘇文讒言所致,方釀今日大禍。如今蓋蘇文已被我朝名將逼入東海,身首異處,莊王追悔莫及。故而臣不揣冒昧,前來求見,欲為兩國說盟。陛下若肯恩准,現有莊王降表在此,請聖上御覽。”

李世民頷首示意:“既王兄呈獻降表,呈上來,朕當親觀。”

近侍領旨,接過降表,於龍案之上徐徐鋪展。

天子李世民龍目凝視,只見降表之上寫道:

南朝聖主駕前:小邦罪臣莊王頓首再拜,恭祝天朝皇爺聖壽無疆。臣德薄才疏,誤信蓋蘇文詭言,悖逆天意,致國政紊亂,失禮於天顏,罪莫大焉。致使我王不辭辛勞,御駕親征,親臨敝邑。臣又未率文武及時迎駕招安,歸順天朝,反聽佞臣之言,縱容將士跋扈,冒犯聖主,天理難容,終釀此番殺戮慘禍。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致臣下文武屍骸遍野,軍兵慘遭刀兵之禍。蓋蘇文雖欲保國安邦,實則助紂為虐,致我江山傾頹,文武凋零。今雖被我皇名將薛元帥梟首,臣仍痛心疾首。自知罪孽滔天,理當引頸受戮,然臣實無欺君篡位之心,望陛下聖明,垂憐恕罪,容臣復興社稷,重整乾坤,臣必感恩戴德,情願歲歲納貢,年年朝拜,自此永不興兵犯境。望主上恩准,臣不勝感激。

,!

貞觀天子閱罷,龍顏大悅:

“既蒙王兄不懼斧鉞,前來議和,寡人豈有不準之理。”

言罷,欣然收下降表。

張仲堅謝恩告退,步出午門,回番營覆命。

次日,李世民留駐兵馬三十餘萬,偏正將八十二員,親書降旨一道,遣使臣送往莊王營帳,令其掌管東遼,重開社稷,光復河山。

諸事既定,李世民擇定黃道吉日,籌備班師回朝。

徐茂公算定陰陽,選一吉日,大元帥薛仁貴統領全軍,井然有序地開出三江越虎城,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盔甲鮮明。

朝中諸大臣、老將、爵主們,俱是盛裝披掛,氣宇軒昂,在外恭候。

再看底下,總兵、先鋒、遊擊、千把總、百戶、守備等一應武職官員,人人頭戴亮盔,身披金甲,跨坐駿馬,手持兵刃,整齊列隊,威風凜凜。

大唐天子李世民頭戴鬧龍金冠,身披降黃蟒服,腰束金鑲玉帶,胯下日月驌驦馬,踏出三江越虎城。

降旨宰殺牛羊,祭旗禮成,天子親奠御酒三杯,眾將叩拜軍旗,儀式莊重肅穆。

正欲揮師啟程,這時只見高建莊王與張大王快馬加鞭,疾馳而至,拜伏在地,齊聲說道:

“南朝聖上今日班師,臣等無以為獻,特貢金銀二十四車,聊表寸心。願陛下一路平安,順遂抵達長安。”

天子李世民龍顏大喜,笑道:

“承蒙二位王兄美意,又贈金銀,令寡人歡歡喜喜班師回朝,實乃寡人之幸。二位不必遠送,且回各守疆土,保境安民。”

高建莊王與張大王山呼:“願我王萬歲萬萬歲。”

謝恩畢,二王勒馬退回三江越虎城,端坐銀鑾殿,召集兩班文武,傳旨各路官員,調兵遣將,鎮守四方。

張仲堅則迴歸扶餘國,悉心料理國政,自此永為一方霸主。

高建莊王子孫勤勉,東遼直至唐朝末年,再未敢興兵犯境,侵擾中原,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四海昇平。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