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之言甚合我意!”何進見袁紹如此為自己說話,心裡不由得感嘆起來:這世家確實不一般啊!竟然能想出如此理由來!於是也接著袁紹的話頭說了下去:“太后雖然是我妹妹,但太后是君,我是臣?太后不許,我又能如何?你等若是能勸的太后回心轉意,外兵入京之事就此作罷!”
在座諸位聽何進如此說話,心中都暗暗搖頭。這何進兄妹也真是奇葩。大將軍何進乃是何太后的外庭依靠,張讓等人多次欲謀害何進,何太后竟然會不顧原則的庇護他們。而何進明明誅殺閹豎易如反掌,卻非要讓外兵入京擾亂朝綱。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眾人皆知何進心意已定,又有袁紹推波助瀾,若再反對也毫無意義,只能閉口不言。有些官員已經打定主意自請外出,不在京師趟這渾水。
“諸位之擔憂也有道理!”袁紹見眾人閉口不言,便繼續說道:“若是那劉忠一人帶兵入京,日子久了,難免生出驕縱之心。若是引多路外兵進京、使之互相制衡,則朝廷和大將軍即可運籌帷幄、進退自如。”
“大將軍,為了防止出現不測,此事必須保密!不如駁回劉忠湊本,以迷惑張讓等人!”袁紹此刻就完全在為自家謀劃了,為了讓自己的那些門生故吏佔得先機,就必須把這件事情攬在自己身上。“紹願奉大將軍密令,遣使密詔各路兵馬入京,大事可圖也!”
袁紹是打算攬下這個差使,把派去詔劉忠的使者壓一壓,然後讓派去詔和自己家關係密切的西涼董卓、幷州張揚等的使者快馬加鞭。這樣劉忠的先發優勢就沒有了。
“好!本初敢當大事,不愧為大漢忠良!”何進見袁紹如此盡心盡力,心中大喜:“此事就交於本初去辦,千萬保密,不可洩露!”
“大將軍放心!”袁紹見何進果真將此事交於自己,心中暗自得意,也十分鄙視何進的愚蠢。等我袁家那些門生故吏的兵馬先入了京,你何大將軍可要靠邊站了!
“不過那劉忠遠在幽州,卻能洞悉我等心意,常思為國效力,實在是難能可貴!”由於劉忠的上奏深得何進心意,何進已經生出拉攏之心,決定親寫書信一封,以為重視。“我當親去書信相詔,以慰忠臣之心!”
“大將軍英明!”袁紹心中暗罵了何進一句,面上卻沒有表露出絲毫不滿。只是何進這一招陰差陽錯打亂了計劃,袁紹只能期待使者能夠快馬加鞭強出世間,讓董卓、張揚等門生故吏能搶在劉忠前面。
劉虞、董卓、丁原、劉忠等天下各州郡的刺史、州牧、太守都先後接到了何進的密令。有的州郡早有割據之心,由於朝廷沒有明發詔令,對於何進的密令自然是不加理會,不過也開始招兵買馬,以待時局變化。像董卓這樣常有不臣之心又手握重點的,自然是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也開始整頓軍馬,儘快向洛陽進發。
劉忠更是利用穿越者的先知優勢,早就做好了兵進洛陽的準備。一接到何進的密令,就和張飛告別了劉備、關羽,帶著高順、趙雲率領5000精銳出發。為了搶先機,劉忠將親領的步兵營交於張飛,自己跟隨趙雲的騎兵營先行一步。
這樣的大事,何進只能瞞住一時,又豈能瞞住一世?在何進、袁紹的密使出發不久,張讓等人就得到了訊息。張讓、趙忠、段珪、郭勝等人慌忙聚集在一起商討對策。
那郭勝在上一次兵變之時就表現的十分狠辣,親手砍下了蹇碩的人頭,去投靠何進兄妹才讓十常侍涉險過關保住了權勢性命。在此危難關頭,張讓、趙忠將希望都寄託在郭勝身上,都用期待的眼神盯著他。
“郭常侍您看,如今我們可如何是好?”
“何進引外兵入京,目標必是我等!若是我等不先下手誅殺何進,恐怕有滅門之禍!”郭勝眼神裡閃過一抹狠辣,一番話簡直就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讓人聽了不寒而慄。
“可那何進對你我已有防範之心,出入皆有甲士護衛,急切之間,我等如何才能下手?”
“哼!那何進防範我等,還能防範他何太后不成?”郭勝陰惻惻的說道,眼中兇光閃現。
“那何太后乃何進親妹妹,如何能助我等害那何進?”
“那何太后出身屠沽之家,能有什麼見識?”郭勝不耐煩的反問。“上一次她能救了我等,這一次就一樣可以。我們用珠寶結其心,然後哭告於她,只說大將軍聽信他人之言,要害我等性命。請太后降詔大將軍入宮,我們當面向大將軍賠罪。太后愚蠢,必定應允。然後我等就在宣德門內埋伏親信之士,不由分說將何進斬殺。然後用何進的頭顱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