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記錄著這幾日世子在朔北所經歷的見聞。公主聚精會神地閱讀著,心情隨著信中的描述起起伏伏。當讀到那些趣事,她不禁莞爾一笑;而看到朔北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時,又忍不住潸然淚下。
世子在信中提到,朔北有一種獨特的美食叫做胡餅,而且還是肉餡的。他還表示待他返回南都時,會親手做給心愛的公主品嚐。
看著公主臉上那表情變化,一旁的郡主輕輕地伸出手,溫柔地摟住了公主的肩膀,輕聲安慰道:“父親已經修書一封告知梁國皇帝,讓他給朔北調撥一些糧食,以解當地百姓的燃眉之急。你就放寬心吧!”
聽到這話,公主微微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感激之情:“真是辛苦父親了!這朔北的所見所聞,不禁讓我回想起幾年前我們渤海也曾遭遇過嚴重的饑荒。那一年,大雪連續不斷地下了好幾個月,整個渤海國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許多牲畜和人口都因為嚴寒而凍死凍傷,就連僅有的可以種植糧食的土地,也由於過度寒冷導致顆粒無收。”
說到此處,公主的聲音開始變得有些顫抖,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後來實在沒有辦法了,父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下達命令,讓百姓出海捕魚來維持生計。然而,那片海域卻是與鄴國共有的,兩國之間時常發生衝突和摩擦。因此,能夠平安返回的船隻僅僅十分之三四。”
郡主靜靜地聽著公主的敘述,腦海中漸漸浮現出當年王爺向她講述這段往事時的情景。儘管渤海王的妹妹貴為鄴國的皇后,但出身於鹽販的鄴國皇帝卻對此毫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他還命令滄州水師驅趕。
幸好有支商隊運了些糧食,這才幫助渤海躲過饑荒。
西都,長樂宮
皇后正收拾著自己宮裡值錢的珠寶首飾,各種器具,還有一些衣服鞋帽也被蒐羅裝箱。此時剛從朝堂歸來的皇帝見到皇后的舉動十分奇怪。
“皇后,你這是幹什麼?”
只見皇后柳眉倒豎,美目中滿含怒意,她直視著皇帝,大聲說道:“陛下,既然您不願意救助如寒還有朔北的百姓,作為一國之母,本宮自然不能坐視不理!”說罷,皇后轉頭看向身旁的宮女,果斷地下令道:“快去尋些得力的人手來,將這幾箱東西搬到集市上去變賣,換些糧食回來!”
皇后的語氣堅定而決絕,緊接著,她又補充了一句:“待糧食籌備妥當後,本宮要親自給朔北的百姓送去!”
皇帝聞言,急忙揮手示意宮女和太監們停下手中正在搬運箱子的動作,並喝令他們速速回避。隨後,他快步走到皇后面前,面露難色地勸說道:“哎呀,皇后啊,你這又是何必呢!”
皇帝轉過身,湊到一旁生氣的皇后跟前,“就算朕現在即刻下令救援,可如今這天寒地凍、道路阻塞,即便糧食能夠順利出發,抵達朔北恐怕也要等到明年開春了!”
聽到到此處,皇后氣不打一處來,“臣妾聽聞靈州今年糧食大獲豐收,為何就不能從那裡調撥一些運往朔北救急?雖然如寒與如宗這兩個孩子之間有些許過節,但在這關乎大義的時刻,陛下您身為人父,為何不派人前去調解,就眼睜睜的看著朔北的百姓挨餓受凍?”
靈州城,鎮南王府
王妃正從外邊集市歸來,看到幾名朝廷官員被轟走,灰頭土臉的出了王府大門。
“王妃!”
王妃輕輕點頭,然後將手中的物品交給管家之後,便走到堂廳。
“夫君,這是怎麼回事呀?”王妃滿臉疑惑地指著那剛剛出門而去的官員背影,輕聲向身旁的鎮南王發問。
只見鎮南王眉頭緊皺,一臉憤懣之色,沒好氣地回答道:“哼,還能有什麼?無非是父皇派來的說客罷了。父皇居然令本王送一些糧食到朔北,還口口聲聲拿所謂的大義來壓我!真是荒唐至極,令人發笑!”
“臣妾剛才在集市上也聽到了一些訊息,說是今年朔北氣候異常寒冷,城內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恐怕連一個月都難以支撐下去了。想必父皇如此著急,才會讓您送糧過去吧。”
然而,鎮南王卻不以為意,冷哼一聲道:“這與我何干?我只要守護這靈州城便足矣,何必去理會那麼多閒事!再說了,母后想著變賣私產去救濟朔北,一味偏袒著如寒長兄,可曾想過還有我這個兒子?”說到此處,鎮南王的情緒愈發激動起來,胸膛不住起伏。
王妃見狀,趕忙上前輕拍鎮南王的後背,柔聲勸道:“哎呀,夫君莫要動氣。不管怎樣,我們都是這一方百姓父母。如今朔北百姓深陷困境,咱們若能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