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他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扶蘇見狀,連忙打圓場:
“谷少府所言不無道理,但此事事關重大,朕定會全力支援。孔先生德高望重,想必能說服那些世家。”
他頓了頓,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浮現:
“朕以為,不如由朝廷出資,建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書籍的收集、抄錄和儲存。如此一來,既能保護珍貴的典籍,又能將其廣泛傳播,豈不兩全其美?”
孔鮒的眼睛一亮,撫掌讚歎:
“陛下聖明!此舉功在千秋,利在萬代!老朽定當竭盡全力,為此事奔走!”
他激動得老臉通紅。
扶蘇看向谷銘,目光中帶著詢問之意:
“谷少府以為如何?”
谷銘心中暗笑,這扶蘇還真是個行動派,想到就做。
“陛下英明,此舉定能造福萬民。”
谷銘拱手道。
扶蘇龍顏大悅,當即拍板決定,將這個機構命名為“文瀾閣”。
並任命孔鮒為閣主,全權負責文瀾閣的籌建工作。
孔鮒精神矍鑠,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文瀾閣的未來規劃。
眼看日頭西斜,孔鮒起身告辭。
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了谷銘腰間懸掛的一塊玉佩上。
那玉佩雕琢成葫蘆的形狀,通體瑩潤,在陽光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
“谷少府,這玉佩倒是別緻,不知是何處所得?”
孔鮒捋著鬍鬚,好奇地問道。
谷銘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摸了摸腰間的玉佩,笑道:
“哦,這塊玉佩啊,是在泰山郡的時候,一位郎中贈予的,說是保平安的。”
他輕描淡寫地帶過。
孔鮒卻眯起了眼睛,這玉佩的材質和雕工都非同尋常,而且這葫蘆的形狀……
他心中一動,莫非是……
“那位郎中,可是姓何?”
孔鮒試探性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
谷銘聞言,心中微微一驚,這老先生好眼力!
他面上不動聲色,故作驚訝道。
“孔先生莫不是與這何郎中相識?”
諸子百家的首領哪有互相不認識的道理?
孔鮒心說:這個小子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那個何老頭居然把醫家的信物給了這麼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