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接下來的話,恐犯天威,請陛下恕小人無罪!”
朱由校孔瞳一縮,黃得功說的這些,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
“朕恕你無罪,儘管放心大膽的講吧!”
黃得功咬咬牙,道:“李成梁將軍為何養虎自重??”
“無非是聽聞戚家軍因討餉被殺,心中有了擔憂。他怕剿滅遼東匪患之後,自己沒了用處,會被朝廷像對待戚家軍一樣剿滅!”
“遼東之患,不在遼東,而在朝堂!”
此言一出,眾人俱驚:這個黃得功得了失心瘋了吧!
這種話,也能說出來?
朱由校臉皮不斷跳動:朝廷不公,導致邊將養匪自重,直接導致了遼東現在這個局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如果不從根子去治,哪怕剿滅了野豬皮,也會跑出來第二個,第三個野豬皮。
朱由校盯著黃得功,他做這驚人之言,想幹嘛??
可朱由校只在黃得功的臉上看到了視死如歸!
這是一個捨棄自己為天下的勇士!!
“說得很好!黃得功,你敢正義直言,方顯我大明勇氣!”
朱由校走近黃得功,親手將他扶了起來。
“朕即刻傳令,給戚家軍平反,戚家軍為大明南征北戰,實在不應該是這種結局!!”
眾人聞言,無不精神大振。
戚家軍的慘案,政治影響非常的深刻。
從戚家軍被剿滅之時,便是天下軍頭不忠之刻。
開玩笑,天下有哪支部隊,敢說比戚家軍更為效忠?
東南平倭,朝鮮力戰倭國之後鎮守遼東,與李成梁並稱為帝國雙星。
可當戚繼光的後臺張居正倒臺之後,戚將軍也受到波及最終被罷官。
但是戚家軍可就慘了,他們不是明朝的軍隊,準確來說是戚繼光在義烏招來的僱傭軍。
當時有張居正全力支援,每月的餉銀自然不會短缺。
可當張居正、戚繼光被打倒之後,戚家軍就成了一支孤軍。
所以,才會發生戚家軍討餉(欠了五年),後被設計殺害的事件。
此事一出,天下武將心灰意冷,再也不管軍國大事,只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了。
朝廷不公,那休怪我武將無情!!
此為人性,很難說忠奸好壞。
“朕在此向諸位發誓!!朕必不負眾人,眾人自奮力而為!”
“朕如有背誓,朕甘受刀斧加身,大明消亡之苦!!”
諸人聞言,無不動容!!
皇帝親口發誓,這是很莊重嚴肅的。
黃得功激動得渾身顫抖,他深知遼東弊端,道:“臣等必粉身碎骨,為大明奪回遼東!!”
朱由校看了看眾人,道:“遼東之事,各位可有平定之策?”
孫承宗最為熟悉遼東戰事,他不開口,其他人也不敢多說。
只見孫承宗輕撫鬍鬚,道:“遼東之事,老夫有兩條計策!”
“一條是嚴守關錦防線,令敵不可進一步。遼東苦寒,這幾年連續大風雪,莊稼收成大減。只要我們防守好關錦防線,再拉攏蒙古,斷其糧草,鐵牆合圍,必可觀其自敗!”
孫承宗見朱由校搖了搖頭,心中暗歎一聲。
“另一條是選練精兵,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建奴擅騎射,甚至強於蒙古各部。三千軍是我大明騎兵精銳,但老夫也不敢保證,他們能打贏數量相同的建奴騎兵!”
“士氣可鼓不可洩,陛下的心情,老夫是可以理解的。”
孫承宗罕見地直視朱由校,道:“陛下想收復遼東,老夫直言,以現在的大明軍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自從參與勾結流民殺藩王的事情之後,孫承宗也放下所有,他不怕死,也不怕被後人唾棄,只怕大業未成禍亂國家。
所以,他豁出老命,也要勸陛下穩健推進。
他孫承宗不想解救遼東百姓嗎??
他不想收復故土嗎?
“陛下如果親征失敗,那一切休矣!”
孫承宗緩緩地說道:“老夫一片赤誠,望陛下明察!”
朱由校的心,像是被冷水澆透了一般。
自打有系統以來,他自認為天命所向,一直都有極有信心。
可聽了孫承宗的話,他也不由仔細衡量。
對啊,戰場,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