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有雄心,但沒想到陛下竟然如此貪婪,大明的版圖已達極限,再要開疆擴土只能渡海南下。
我靠!
孫承宗心裡一激靈:海外領地,路程遙遠難以控制,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不臣之人,難道陛下就不管這些嗎?
孫承宗看得沒這麼遠,他只知道陛下的行為會導致藩鎮割據的局面出現,他自然不知道,如果按正常的歷史程序,大明也只有十數年的國祚了。
孫承宗見勸不住朱由校,只得咬牙道:“臣孫承宗心力交瘁,督師薊遼已力不從心,臣乞請陛下讓臣致仕吧!”
,!
朱由校青筋暴現,顯是氣憤之極。
“孫先生,你這是逼朕嗎?”
“臣不敢,只是身體不適,薊遼事務繁雜,老夫年邁,實在是力不從心了。”
朱由校走近孫承宗,卻見他頭髮花白與半年前判若兩人。
他是一個忠臣能吏,可腦袋裡除了皇權,還有文士的固執。
朱由校冷冷道:“孫先生,朕視你為先生,而你,太令朕失望了。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文臣集團的意思?”
孫承宗身子略有顫抖,道:“當然是臣自己的意思。”
朱由校拍拍手,道:“你致仕歸隱,薊遼由誰督管啊?”
孫承宗聽到這話,知道事情已無可挽回,只得道:“臣推舉前兵部尚書高第替代臣把守薊遼。”
“高第?”
朱由校輕蔑一笑,道:“行了,孫先生勞苦功高,於大明有大功。朕放你歸隱,賜你爵位財物,你,回老家好好享福吧!”
這是一個痛苦的抉擇,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孫承宗侷限於時代,他不可能贊成放權給武官,在他看來,放權給武官會造成藩鎮根據,這甚至不是利益之爭,而是路線之爭了。
朱由校要的是一統四海,文臣處處掣肘武官,這能打贏才見鬼了。
“孫先生,朕知道你心中不解,甚至不滿。”
朱由校正視孫承宗,心中滋味很不好受:“朕自有打算。希望你能看到朕的功績。”
孫承宗臉色發紅,語氣很不友好:“臣等著陛下的豐功偉績!臣悉聞後金皇太極正在籌謀攻打朝鮮,望陛下早有準備!”
朱由校揮退孫承宗,只覺心中壓著一塊巨石:這些文臣集團真是該死,
他們推出孫承宗來勸阻自己,孫承宗固然沒有和他們攪和在一起,但是孫承宗也覺得以文制武是對的。
而且這個孫承宗也是因私忘公,明知皇太極有攻打朝鮮的計劃,他此時辭官真是輕重不分啊!
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啊!
孫承宗走了,這薊遼督師的人選倒讓朱由校頭痛起來。
“傳旨,擢升登萊巡撫袁可立為薊遼督師”
魏忠賢罕見地沒有應答,朱由校怒瞪了魏忠賢一眼。
魏忠賢急忙跪下道:“袁可立官小人微,驟然擢升為一方大員,恐怕內閣難以透過啊!”
朱由校氣憤道:“那朕直接下中旨好了。”
魏忠賢深吸一口氣道:“袁可立只與皮島毛文龍有交情。而寧錦的關寧鐵騎除了孫大人,誰也不認啊!袁可立此番前去,恐怕難以指揮關寧鐵騎。”
“哈哈哈哈”
朱由校滿是苦笑,朝著孫承宗離開的方向怒道:“孫先生,你一直以文制武,就怕出現軍閥。可你一手組建的關寧鐵騎,已成了聽調不聽宣的軍閥,可憐,可嘆啊!”
朱由校低頭深思了一下,道:“著秦良玉帶兩萬精銳隨同袁可立一起前往關錦防線。關寧鐵騎?你們算什麼東西!”
魏忠賢心中劇震,陛下好暴烈的手段啊!
讓袁可立帶上秦良玉?想幹嘛?
又聽朱由校道:“從各個皇家工坊精選兩萬青壯補充到三大營中。朕就不信了,三條腿的青蛙難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沒有這些文臣私將,朕難道就要吃帶毛豬嗎?笑話!”
魏忠賢心中驚懼不已,陛下這是要與遼東軍閥撕破臉了!
:()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