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集 焦慮的程式設計師(2 / 2)

小說:心理醫生日記 作者:何曉彤5788

他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也許吧……但我不知道該怎麼改變。”

---

認知行為療法:調整思維方式

接下來,我決定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幫助他調整思維方式,減輕焦慮。

“張先生,我想和你一起探討一下,你對自己和工作的看法是否有些過於消極。比如,你提到覺得自己拖了團隊的後腿,這種想法是否有具體的依據?”我問道。

他想了想,說道:“我們專案的進度確實很緊張,我負責的模組也出了一些問題,導致整體進度延遲了幾天。”

“那麼,這些問題是否是你一個人造成的?或者說,團隊中其他人是否也遇到了類似的困難?”我繼續問道。

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其實……其他人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只是我的部分比較關鍵,所以影響更大。”

“所以,問題並不完全是你一個人造成的,而是整個團隊面臨的挑戰,”我說道,“你對自己的評價是否有些過於苛刻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可能是吧……我總是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這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差,叫做‘個人化’,”我解釋道,“你會把問題的責任全部歸咎於自己,而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響。這種思維方式會加重你的焦慮感。”

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我們可以嘗試一種叫做‘認知重構’的方法,”我說道,“當你感到焦慮時,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這種想法是否有依據?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同樣的情況,我會怎麼評價他?”

他認真地聽著,似乎對這種方法很感興趣。

“你可以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寫下來,幫助自己更客觀地看待問題,”我繼續說道,“同時,你也可以嘗試給自己設定一些更現實的目標,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

---

“李醫生,我明白了,”他說道,“我會試著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但我還是覺得很焦慮,尤其是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感覺特別無助。”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說道,“除了認知重構,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些放鬆技巧,比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放鬆或者冥想。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緩解身體的緊張感,改善睡眠質量。”

“我會試試的,”他點了點頭,“謝謝你,李醫生。”

“不用謝,”我微笑道,“治療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如果你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聯絡我。”

---

治療結束

治療結束後,張偉的表情輕鬆了一些。他站起身,向我道別,然後離開了診所。我走到窗前,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盡頭。夜幕已經降臨,教堂的鐘聲再次響起,彷彿在為這座城市帶來一絲寧靜。

我坐回鋼琴前,輕輕彈奏起一首舒緩的曲子。琴聲中,我彷彿看到了張偉逐漸擺脫焦慮的身影。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我知道治療的路還很長,但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讓我感到欣慰。

---

後記

張偉的焦慮源於他對自己過於苛刻的要求,以及童年時期形成的“我必須做到最好”的信念。透過精神分析法,我們探索了他潛意識中的焦慮來源;透過認知行為療法,我們幫助他調整了思維方式,減輕了焦慮感。治療的過程雖然漫長,但我相信,只要他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內心的平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