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準頭算是爛到家了。
為了彌補騎兵在遠端輸出上的劣勢,他們把因為步兵轉型而閒置的標槍拿了過來。
比起步兵的投擲,騎兵可以藉助馬匹的衝力進行前期加速,常年騎馬的人腰腿力量更強,標槍這種東西要的就是腰腿力量。
一名老練的騎兵投手投擲的標槍,腰馬合一發力之下,如果戰馬全力奔跑,可以投出步兵兩倍以上的距離。
並且投出的標槍,速度也要遠快於步兵。
打個簡單的比方,步兵手中的標槍是一發ap穿甲彈,騎兵手中的標槍就是一發apfsds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這一點都不誇張,因為這群人手中的標槍真的有尾翼。
要是劉玄在這下巴都能驚掉了。
尾翼的原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但是想對標槍這種武器起作用,尾翼的材質和鍛造水平要求都高,這已經是一種生產力的體現了。
在尾翼整流的影響下,拋上半空的標槍自旋穩定,尖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對準了下方的草原人。
與此同時,羅慕人還在衝鋒,連續丟擲兩波標槍後,他們衝鋒的速度甚至還要快上了一節,完全就是追著標槍跑的節奏。
草原人陣腳未亂,陣型卻不由自主地散開了,從數十米高空落下的標槍,只要捱上這麼一下,結局非死即殘。
他們的紀律終究還是差了些,前方的幾個急性子壓不住躁動,戰馬的韁繩一甩,衝出了陣線,只有死在衝鋒的路上,才有資格迴歸長生天的懷抱。
:()我打羅馬?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