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傻一點似乎不錯?
但這些思緒沒過一會兒,便消失在日律狼山的眼睛深處,一絲殺意浮現在眼表,那個日律推演最寵愛的長子又回來了。
日律部看著大,但挨著王庭,許多好草場和壯男都被大汗徵走。
大有大的好,強有強的難處。
為了日律部,停下來就是死!
必須趕在這場雪下完之前,把眼前的這些漢人殺盡,不然回程也是個問題。
搶東西好搶,運回去難運。
一堆需要仔細打算的事情浮現在腦海,日律狼山乾脆不再去想,轉身下了望樓,招呼了幾聲,守在一旁的親衛去牽來了一匹雄駿的戰馬,日律狼山這會兒正是壯年,輕鬆翻上八尺高的馬背。
他要親自出戰!
在漢人的弓弩能射到安沁側翼時,範鈞已經動員起了營中所有能戰之騎。
哪怕是輕傷的,都被身邊人綁在戰馬上。
日律狼山騎著健馬,在這些士卒面前開始巡視起來。
辮髮者有之,髡髮者多之,少者未扎髮髻,披頭散髮於肩上,甚至還有幾十個扎著錐髻,看面相似乎是漢人模樣的騎兵摻雜在其中。
只是其身穿鮮卑樣式的襖袍,看著與其他人大差不差罷了。
“噠噠,噠噠...”
這兩千餘騎把整個營前擠得滿滿當當的,但眾騎如同接受大帥檢閱一般,個個昂首挺胸,靜悄悄的不發一言。
雖然日律狼山這會兒還沒繼承日律部的大帥,但其作為嫡長子南征北戰也有些年頭了,在部眾中威望極高。
還有一方面則是他學過漢人的兵書,會些皮毛戰法,在中原可能不甚高明,但用在草原上,卻也夠用了。
“噠噠...”
戰馬清脆的蹄響環繞眾人耳邊,只聽一道聲音緩緩傳開,聲音不大,但異常沉穩,如同夏季的雷鳴一般。
“傷者立於眾騎之尾。”
“年老者站於眾騎之前。”
“髡髮有子者站於年老者之後,無子者站於傷者之前。”
“辮髮壯年者站於髡髮有子者之後。”
“散發錐髻者隨我立於眾騎之中。”
“你我都是日律部的勇士,不應被漢人這樣小看。”
“漢人不過千餘人,而你我有七八千騎之多。”
“七八千打千餘人。”
“這是我日律狼山打過的最難看的仗。”
“如果有人戰死,戰死有子者,我將賜予他們無上的榮耀,讓其子做我的親衛。
無子有兄弟者。
年老有兒孫者。
與有子者等同。
此仗若勝,漢人奴隸優先分與你落中共用。
辮髮者可優先挑選漢人女子成家。
散發錐髻者允許辮髮。
日律部只有戰死的勇士,沒有臨陣逃避的勇士。
而戰死者的屍體將被帶回塞外,安葬於大鮮卑山之下,族中出一木棺、一肥犬,護佑你等魂靈。
你等,可願與我日律狼山將眼前的漢人殺盡?!
你等,可願?!”
------
1.關於髡髮這個鮮卑習俗。
《後漢書·鮮卑傳》: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其言語習俗與烏桓同。唯婚姻先髡頭......
髡頭,即剃光頭上所有的頭髮。
秦漢時的髡髮,則是一種刑罰。
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導。
而烏桓與鮮卑應該出自同一遊牧族群,其習俗相近,語言也相近。
但兩邊習俗在婚姻上則有所不同。
鮮卑是男子先剃光頭上所有頭髮,然後再結婚。
關於女子這邊剃不剃,如烏桓傳這邊,應該會有專門講述,故而個人看書觀點是男性剃髮。
而烏桓這邊的結婚則是。
《後漢書·烏桓傳》:父子男女相對踞蹲。以髡頭為輕便。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為髻......
烏桓這邊關於女子剃髮有單獨說明,在快要結婚的時候才開始蓄頭髮,其餘和大多數人一般,都是短髮。
而鮮卑“唯婚姻”這個習俗不同,其他都是相同的。
故而鮮卑應該是隻有男子單獨髡髮,也就是剃髮。
如果有讀者穿越過去,按照現代髮型,可能會被認定為異族...
不過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