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居民開始用煤餅來取暖和烹飪。
據史料記載,宋代的汴京城中,許多家庭在冬季會購買煤餅用於室內取暖。
在一些商業活動中,也有專門售賣煤餅的店鋪。
這些店鋪會僱傭工人將煤炭加工成煤餅,然後出售給居民和商戶。
製作工藝也有所改進,除了加入粘土作為粘結劑外,
還會嘗試新增一些其他的材料來改善煤餅的燃燒效能,如少量的石灰等。
就算是用來製作煤餅,無煙煤仍然是最好的材料,用煙煤是迫於無奈。
但透過一些技術,仍然可以用煙煤製作出無煙的煤餅。
比如在煙煤中,長焰煤、氣煤等揮發分較高,燃燒時煙霧較大。
而肥煤和焦煤的粘結性較好,揮發分相對適中。
所以要用煙煤製作無煙的煤餅,可以優先考慮肥煤和焦煤。
再比如可以把煙煤粉碎得足夠細,然後進行篩選,去除較大的顆粒和雜質。
細顆粒的煤在製作煤餅時能夠更好地混合粘結劑,
並且在燃燒時能夠更充分地接觸空氣,減少因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煙霧。
也可以新增一些有助於減少煙霧的新增劑,如一到三分的石灰。
它可以在燃燒過程中與煤中的硫等雜質反應,
生成固體物質,減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和煙霧的產生。
此外,還可以從爐灶結構上入手,減少煙霧的產生。
帶有通風裝置的爐灶,透過調節通風口的大小來控制空氣進入量。
合適的空氣供給可以使煙煤在煤餅中更充分地燃燒,減少煙霧產生。
煤餅的製造工藝只要再做一個小小的調整,就是蜂窩煤了。
由於有蜂窩狀的孔,其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比普通煤餅更大。
在燃燒過程中,空氣能夠更充分地進入煤塊內部,使煤炭燃燒得更完全、更高效。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改進,卻是直到現代才出現。
不過李國助這個穿越者的到來,倒是讓這個遲到的改進提前三百年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