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翁先生剛才說的已經很全面了,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是啊,是啊。”林翌也趕忙附和道。
“唉。”
李國助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又看向廉司南和考克斯,問道,
“老師,考克斯先生,您二位有什麼想說的嗎?”
廉司南欠身道:“我認為,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砂模鑄造的火炮會如此堅固?”
“我附議!”考克斯也立即跟著說道。
威廉·亞當斯自從取了中國姓名以後,居然很快就把穿了十幾年的日本武士服換成了道袍。
要不是那動不動就欠身、鞠躬,及席地而坐的習慣,李國助幾乎就以為,他已經徹底融入華人社會了。
不過李國助總覺得他穿道袍不太合適,要是能換成江湖俠客的衣服,或者錦衣衛的官服,或許會更合適一些。
畢竟這類衣服跟武士服一樣,都能襯托他那剛毅的面龐和強健的體魄。
李國助已經不止一次想對他提類似意見了,但每次都鬼使神差地沒能說出口。
這次也沒能例外,因為廉司南剛才說的話,正是自己所期待的。
17世紀,歐洲國家主流的鑄炮方法也是泥模鑄造。
但他們比其它地區的國家都更渴望找到一種高效的鑄炮方法。
於是當看到用砂模鑄造出的炮比較堅固時,廉司南和考克斯都感到十分驚喜,幾乎本能地就開始思考原因了。
所以廉司南能提出這個問題,真是再自然不過了。
於是李國助連忙顧謂左右道:“我非常贊同老師的提議,你們對這個問題都有什麼想法嗎?”
眾人又是一陣沉默。
片刻之後,翁翊皇突然說道:
“我在檢查那三門砂模鑄造的炮時,幾乎沒在炮身上發現砂眼、氣孔、裂縫之類的缺陷。”
“鑽膛之時,我發現這三門炮的材質似乎比一般的生鐵要軟一些,”
“與三門鐵模鑄成的炮相比,旋銑出平滑的內膛要輕鬆一些。”
“大抵這就是它們比較堅固,不易炸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