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磅團屬炮(2 / 2)

“這種炮只需兩個人就能操作,可以發射實心彈、開花彈、霰彈。”

“霰彈是裝滿數十顆鉛彈的圓柱形生鐵殼炮彈,”

“射出炮膛後,白鐵彈殼會在較短距離內崩解,彈丸散開成雨點狀轟擊目標。”

“用這種炮發射的霰彈在百步左右的殺傷力堪與幾十名斑鳩銃手的齊射相媲美。”

“在戰陣中,把幾十門這種炮像在戰艦上那樣排成一行,全都發射霰彈,”

“用來對付騎兵衝鋒應該是非常有效的。”

原來李國助想要在這次鑄炮工藝試驗中鑄造的炮,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3磅團屬炮。

眾所周知,這種炮出現在1618~1648年間的三十年戰爭期間,最先由瑞典陸軍列裝。

現代史學界普遍把3磅團炮的出現視為一次軍事革命。

對它的列裝是瑞典軍隊在三十年戰爭中取得軍事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三十年戰爭初期,瑞典並非唯一試圖研製這種武器的國家。

17世紀20年代,這種新型機動火炮的研製在許多歐洲發達國家都在同時進行。

除了瑞典,還有荷蘭、英國、丹麥、西班牙等都有自己的機動火炮開發專案。

瑞典無疑是開發機動輕型野戰炮的主要推動者。

但在奧蘭奇的莫里斯親王的推動下,荷蘭在這方面的目標似乎更為全面。

他們的努力旨在開發同時適合陸軍和海軍使用的輕型火炮。

這種型別的大炮通常被稱為“德雷克”,它有兩種常見的基本變體:

3磅“克萊恩德雷克”和6磅“德雷克”。

這些大炮主要由青銅鑄造,後來在英國的推動下開始用鐵鑄造。

因為英國大約在1540年左右,就在歐洲率先掌握了鑄鐵炮技術,

並且成功將這一技術在歐洲市場壟斷了整整70年之久。

關於德拉克首次有記載的部署,可能發生在1622年西班牙圍攻荷蘭的貝爾根奧普佐姆要塞期間。

最終迫使西班牙軍隊解除圍攻的,是由荷蘭執政莫里斯?拿騷親王親自率領的援軍。

在這支援軍裡,莫里斯親王就給每個步兵營分配了兩門“德雷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