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整體穩定局面顯著提升。”
“在這一階段達到了自中期以來前所未有的最佳狀況。”
朱元璋帶著一絲無奈看向身旁的人質問,“瞧見沒有?這一切美好景象就是由於張居正所帶來的結果!”
儘管萬曆沒有立即回應,但心裡頭卻是相當不服氣:
這又如何?即便是沒有張居正相助,我照樣能夠締造出一個繁榮富強的新王朝!
察覺到這種想法後,張北玄略帶嘲弄地笑了笑,
“然而不幸的是,這段黃金時代並沒有持續很久。隨著張居正的去世,一切都戛然而止。”
此話似乎深深觸動了萬曆心底某根弦,後者急切反駁起來,
“不可能的!就算失去了這位首輔的支援,我也絕不可能任由整個政權滑向深淵!”
面對對方激動情緒下的抗議,張北玄平靜答曰:“並非無端揣測,我只是根據過往事實進行闡述罷了。”
朱元璋再度勃然大怒,“閉嘴!認真聽著就好。”
於是,萬曆只得忍氣吞聲,接著往下聽。
“在真正接手朝政之後,萬曆發動了幾場重要的對外戰爭,被稱為三次重大戰役。”
“它們分別發生在西北地區、南部邊陲及朝鮮半島,包括平定蒙古部落的叛亂、對抗日本入侵軍力保衛半島安全、以及制服地方武裝反叛維護國土完整等方面均取得了勝利。”
“但是,頻繁的戰爭消耗掉了大量資源。”
“據傳,儘管表面上看來尚有一定結餘,但實際情況表明,財政體系已遭受嚴重衝擊。”
“從這一刻起,萬曆皇帝開始顯露出窮兵黷武的跡象……”
“萬曆十四年,朱翊鈞開始沉浸於飲酒作樂之中,身體日漸衰弱。”
“因此,在朱翊鈞統治的中後期,幾乎不再親自出席朝會。”
“處理政事時,他主要透過諭旨向臣下傳達命令。”
“在“萬曆三大徵”期間,邊疆大事都是以諭旨的形式處理,而不是大臣們所期望的召對方式。”
“這三次重大軍事行動結束後,朱翊鈞對待大臣們提交的奏章變得越發冷漠。”
“同年,禮部主事盧洪春進言說:朱翊鈞終日放縱享樂。從此時起,關於太子冊立的問題也逐漸演變成了一段漫長的爭論——國本之爭。”
聽聞此話,朱元璋已經怒火沖天,牙齒咬得嘎嘎作響。
“你這個無能之輩!竟還有臉聲稱沒有張居正你也能復興大明?”
“你也配?”
剛親政不滿五年,就已經開始沉溺酒色,並且不上朝,甚至忘了咱定下的繼承規矩!
“逆子,若不重罰於你,咱就不是朱元璋了!”
憤怒中的朱元璋不知從哪裡抽出一條鞭子,用力地打在萬曆臉上。
萬曆的臉立刻裂開出血,火辣辣的疼讓他臉部扭曲,咬牙切齒。
現場的所有官員全都驚呆了。
畢竟萬曆是現任的君王,竟然被老祖宗當著眾人的面施暴,實在難以置信。
“太祖,這絕不可能,絕不可能是我做的!”
萬曆仍在堅持辯解。
正在這時,乾清宮突然響起一道緊急軍報:“報——寧夏傳急報,赫爾拜叛變,請聖上速發兵馬救援!”
這一訊息瞬間使所有人震驚不已!
方剛才談到萬曆時期的幾次征戰,還沒過去一個時辰就真的發生了。
朱翊鈞嘴巴張得大大的,腦子嗡嗡響,不敢相信地看著比自己還年輕的少年。
朱元璋冷笑:
“現在信了吧?”
“太祖……”
“好了,別說那些廢話了。看來你還不及你爺爺嘉靖。”
“既然知錯不願改正,那咱只好執行家法了。”
“從今天起,你就不要再當皇上了。”
滿朝譁然。
大臣們驚愕地看著朱元璋。
皇帝被罷黜?
朱翊鈞震驚異常,激動地反駁:“太祖,您不能這樣,這是萬曆年間!”
“嘿,還想威脅咱?”朱元璋笑道,霸氣畢現,“睜開眼看看我是誰吧!”
“就算是在你的朝代又能怎樣?難道這不是咱的江山麼?”
“這是老子的大明,不是你這種廢物的地方!今日這話就說定了,你以後不能再做皇帝,有誰反對嗎?”
說完,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