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如實彙報(1 / 2)

“張首長,這麼多人,不可能都虛報產量吧?”

李惠民說不出口,邱會勇開口為領導分憂。

“李書記,邱主任是城裡來的學生,地裡的事可能還不算內行,可你應該是農民中間走出來的幹部吧?

天上什麼時候颳風下雨說不清楚,地裡能打多少糧食你還不清楚嗎?

還有你們這些個大隊長,今天為了得到領導的誇獎,咬著牙把產量報這麼高,回頭交公糧時該怎麼辦?

把糧食都交上去,老百姓吃什麼?山上的野菜還有的挖嗎?屋後的觀音土還能夠吃嗎?”

張向南的聲音不大,每一句話都直戳大家的肺管子。

實事求是的說,這三年老百姓過得如此艱難,天災只是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人禍。

如果不是虛報產量,把為數不多的糧食全部都交了上去,再怎麼難也不至於到餓死人的地步。

今天張向南直接把謊言戳破,公社幹部和在坐的大隊長,羞愧的同時,更多的是如釋重負。

“張首長,國家的建設如火如荼,城裡的非農戶口嗷嗷待哺,國家有需要,每一個人都義不容辭。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一篇報到,有地方的畝產已經到了十萬斤,咱們的畝產才上報三五千斤,我認為已經很少了。”

整個會場,只有邱會勇還在堅持。

做為一名年輕幹部,他太想進步了。

“邱主任,你知道畝產十萬斤是個什麼概念嗎?把十萬斤糧食平鋪在一畝大小的土地上,要堆一米高。

糧食秸稈才有多高?雖然你是城裡來的娃娃,可到柳林公社也有一年多了吧?自己想一想有可能嗎?

都說實踐出真知,你們公社裡也有自留地或者是實驗田吧?不要只是喊口號,自己從種到收試驗一下,看看一畝地到底能產多少糧食。”

邱會勇說的那張報紙,張莊大隊裡也有儲存,張向南也看過。

對於那篇著名的報道,農民出身的張向南看過以後,只用了四個字點評,那就是一派胡言。

“邱主任,你坐下。”李惠民擺擺手讓邱會勇坐下。

“張首長說的對,現在的地裡的畝產,能有個五六百斤就算是高產了。

其他大隊長報的三五千斤,確實有一定的水分。”

……

這次的秋收總結大會,因為張向南的參與,大家都重新報了真實的產量。

柳林公社的浮誇風現象,因為張向南的介入,比其他公社提前一年結束。

會議結束以後,張向南和一群大隊長一起走出了會場。

“張首長,謝謝,你救了我們生產隊社員的命啊!”

“今年大家你算是有糧食吃了。”

……

一群人圍著張向南,發自內心的感謝。

現在交公糧,基本上就是十交一,如果按照他們頭一次報的產量,交完了公糧,基本上也就不剩什麼了。

大家也搞不懂,那些報畝產上萬斤,甚至十萬斤的地方,他們的公糧是怎麼交的。

“你們都是生產隊長,是農民的代表,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把農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言盡於此,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體會吧。

張向南坐上吉普車,拉著張向陽返回了張莊。

等到社員們耕完了田地,封好了田埂,種上了冬小麥,又是一個月過去了。

張向陽帶著社員們趕著牛車,把公糧交到了公社糧管所,接下來就是農民最重要的日子,分糧。

分糧這一天,全村每一個人臉上都是喜氣盈盈的。

從種到收,他們在田地裡傾注了太多的心血,付出了太多的汗水。

一年到頭,老百姓就盼著兩個日子,一個是年底分錢,另一個就是秋後分糧。

前兩年,因為乾旱和虛報產量,糧食根本就沒有結餘,今天分糧,是這兩年真正意義上的分糧。

整個張莊,可能也只有張晨光和張勝光不是特別高興。

張晨光和張勝光,一身傷痕的跟在張向東兩口子身後,滿面愁容,內心裡有說不盡的委屈。

上次小哥倆提出要和張向東兩口子劃清界限,白豔娘先穩住了兩個兒子,回頭就把幾個孃家兄弟給喊來了。

幾個舅舅先是好言相勸,眼看小哥倆鐵了心,就開始武力鎮壓,打了張晨光和張勝光抱頭鼠竄,哭爹喊娘。

小哥倆跑出家門求救,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