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公社大院裡,各個生產隊的大隊長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臉上帶著虛假的笑容,吹噓著今年的收成如何如何。
吉普車直接開進了公社大院,引起了眾人的驚呼。
難道是縣裡的領導過來參加會議了?原本只是想報每畝三千斤,會不會太少了?要不報五千斤?
就在大家故意亂想的時候,張向陽從吉普車上走了下來。
“張隊長,這是什麼情況啊?你怎麼坐上小汽車了。”
這年頭大會小會不斷,各個生產隊大隊長之間都很熟悉。
“向南,我是蘇寨生產隊的大隊長蘇振會。”
張向南每次去老丈人家都是開著車,蘇寨的大隊長也認識他。
“蘇隊長你好,今天公社開大會,我在家沒事,就跟我堂哥一起過來了。”
對熟悉的人,張向南向來沒什麼架子。
“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向南。”
說起張向南的名字,公社所有大隊長沒有不熟悉的。
倒不是因為他的職務高,而是因為當年的事情鬧得太大了。
一個部隊的營長投了敵,公社因為他開了好幾天會,深刻的批評了他這種投敵叛變的行為。
本來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就在一個多月以前,張向南突然回來了。
聽說不但沒有叛變,在南疆還立了大功,當年不過是在掩人耳目。
“他今天過來幹什麼?難道是要找公社的麻煩?”
當年公社要取消他們家貧農的身份,還是部隊出面,替張向南家保留了貧農身份。
“怪不得部隊出面力保,原來中間還有隱情。”
“其實當年也怨不到公社,部隊的保密工作實在是太好了。”
“希望張向南同志能夠寬宏大量吧,畢竟這幾年公社也沒有太為難他的家人。”
幾個大隊長竊竊私語,張向南神色自若,沒有過多解釋。
公社大院裡的動靜,瞞不過有心之人,剛才吉普車開進來的時候,公社領導就已經看到了。
“熱烈歡迎張首長蒞臨柳林公社,還請張首長先到辦公室喝茶。”
李書記一腦門子汗,賠著小心想把張向南先一步請到辦公室。
他想得很簡單,如果張向南心裡有氣,就讓他在辦公室發作出來。
畢竟辦公室是個相對私密的空間,總好過在所有大隊長面前丟人要強得多。
“李書記,我過來不是找麻煩來了,這不是各個生產隊的糧食都已經歸倉了嘛,我跟我堂哥一起過來湊個熱鬧,看看各個生產隊的產量如何。”
張向南直接點明瞭自己過來的目的,給公社領導吃了一顆定心丸。
“那行,歡迎張首長監督咱們柳林公社的工作,張首長放心,我們一定足額繳納公糧,堅決保障城裡的糧食供應。”
李書記立馬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足額可以,但不要超額,別自己糊弄自己,老百姓辛苦伺候了一年的莊稼,別到最後沒有糧食餬口。”
李書記這麼一說,張向南就知道他這是會錯意了。
自己過來不是監督他們,讓他們多交糧食,而是不讓他們吹噓虛報產量。
“張首長說的是,我們一定實事求是。”
雖然不知道張向南玩的是哪一齣,李惠民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張向南當了上校團長,在地方上就是正處級,不是自己一個科級幹部可以相提並論的。
會議很快開始,張向南被請到了主席臺上就坐。
張向南也沒有拒絕,直接坐在了李惠民的身邊,
以他的級別,在公社裡確實不能太過於低調。
如果他真坐在了下面,公社的領導絕對會如坐針氈,心裡沒底。
“開始吧!”
李惠民朝一旁的年輕人示意了一下。
這個年輕人,是這兩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幹部,來到柳林公社當了副主任。
年輕的幹部總是那麼激進,慷慨激昂的講了一通,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大家多報產量,別讓其他公社給比下去。
大學生說話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一群大隊長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臉色都紅了。
“各位領導,今年風調雨順,社員們從種到收,絲毫不敢懈怠,今年的莊稼又是一個好收成。
我們焦李屯的畝產又有了一個新的突破,每畝產量達到了3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