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新鮮山貨,可以換兩斤細糧,一斤幹山貨,可以換六斤細糧。”
張曙光悠閒的吃了口菜,等著大姑一家的反應。
“嘶~~”
“多少?”
“表弟,你沒說錯吧?”
果然,大姑一家的反應,沒有出乎張曙光的預料。
“表弟,現在城裡不缺糧了?”
顧強疑惑的問道。
他不是沒去過縣城,知道縣城的糧食有多緊缺。
爹孃勤勞能幹,自己兄妹三個也大了,工分也不少掙,除了家裡的吃喝,還有補貼姥爺一家,這幾年還能有些結餘。
近兩年受天災和浮誇風的影響,日子才過得艱難起來。
恰好媳婦懷孕,家裡又缺吃的,娘就拿錢讓他去城裡買糧。
到了縣城顧強才知道,城裡也不比農村好多少。
不管是供銷社,還是糧油店,糧價倒是沒漲,定量內一毛八一斤,定量外的商品糧三毛六一斤,可貨架上空空如也,壓根就沒有糧食賣。
回家說明情況,晚上他爹就帶著他去了黑市,細糧一斤兩塊,粗糧一斤一塊八,比糧油店高了好幾倍。
就著糧食依然有價無市,爺倆還在猶豫呢,糧食就被搶購一空。
錯過了這一次,接下來爺倆在黑市守了三個晚上,都沒遇到賣糧食的。
現在表弟說,一斤山貨能換兩斤細糧,換成黑市的價格就是四塊錢一斤,這讓顧強有些不敢相信。
“大表哥,我騙你幹啥?今天我們全村都沒有上工,都去山上找山貨了。
不過這件事不要聲張,昨天我收了不少,現在廠裡的缺口也不大了。”
張曙光壓低聲音問道。
收村裡的山貨,是為了扭轉家裡的不利局面,告訴大姑一家,是為了讓他們心安,從贈予變成交換。
這個事不能放在明面上,如果鬧大了,糧食的出處,張曙光沒法解釋。
“懂,我們都懂,爹,咱家裡不是還有幾斤幹山貨嗎?那就給表弟唄,沒想到山貨現在居然這麼值錢。
二弟,明天你也別上工了,帶著三妹去山上找山貨。”
顧強的眼中一片火熱。
以前不找山貨,那是覺得不如掙工分划算,現在有了銷路,價格還這麼可觀,傻子也知道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