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曙光動了筷子,大家才開始夾菜吃飯。
“顧強這孩子,誰抱著丫丫不一樣啊,非要讓我過來先吃。”
張月娥笑容滿面的來到堂屋。
“那是我大表哥孝順,大姑有福氣。”
張曙光一邊喂妹妹吃飯,一邊笑呵呵的說道。
“你們都是好孩子,都一樣孝順。”
“小光,你跟你姑父喝酒吧,盼盼讓我來喂。“
“小利,在大姑家跟在家裡一樣,你可一定要吃飽了。”
“小亮,念念,你們幹了一天活了,不用管小光和你爹,他們喝他們的,你們吃你們的。”
張月娥這個管家婆真是沒的挑,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兒女和侄子侄女都照顧到位了。
和大姑父又喝了兩個,顧強也從東屋快步走了進來。
“表弟,哥啥也不說了,都在酒裡。”
顧強的情緒很激動,端起面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張月娥對全家說張曙光帶了什麼東西過來時,他已經拿著錢去買酒了。
剛才抱著閨女讓媳婦吃飯時,他才知道張曙光這次過來,特意給自己的閨女帶了奶粉和麥乳精。
他不知道說什麼才能表達自己的感謝,乾脆還是喝一碗酒吧。
“大表哥,空腹喝酒不好,傷身體還容易醉,趕緊吃口菜壓一壓。”
看到大表哥開始吃菜,張曙光才繼續說道:“感謝的話,我今天已經聽了好幾遍了,你就饒了我吧!”
張曙光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氣氛也變得更加輕鬆。
“大姑,我在縣城能搞來布料,過幾天我給你送兩匹過來,你們也都做身新衣服。”
小姑娘沒有不愛美的,特別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從表妹下工以後,都偷看妹妹好幾眼了。
“不用,我們有衣服穿,衣服又不是糧食,不吃糧食會餓死人,衣服新舊都是一樣穿。
你上班發的布票自己留著,等你以後娶媳婦的時候,做衣服做被子,都要用不少布票。”
張月娥知道,城裡的布,都是需要布票的。
農村很少會發票據,老百姓穿的衣服,一般都是自己織的土布。
“大姑,搞布料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我在採購科工作,一般的物資我都能接觸到。”
張曙光發現,當初找了採購科的工作,真是個英明的決定,往家裡拿東西,簡直不要太方便。
“不行,小光,你能弄來是你的本事,大姑父實在是不能再要你的東西了。”
沒等張月娥說話,顧寒松直接就堅定的拒絕了,他生怕媳婦答應下來。
關係再親近,他們家也是姓顧的,只是人家老張家的外親,沒道理讓人家一個半大孩子養著。
“你大姑父說得對,小光,你別把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我和你大姑父能把日子過下去。
我們要真是走投無路了,不用你說,我也會求到孃家去,到時候你別不認你這個大姑就行了。”
張月娥理解了自己男人的意思。
在一起過了二十年了,彼此什麼秉性還是瞭解的。
別看顧寒松話不多,甚至有些木訥,可骨子裡是個要強的人。
“大姑,大姑父,布我不白給你們,我們廠有計劃外採購任務,昨天我剛給我們村用山貨換了三千斤糧食。”
張曙光知道,大姑父這是有壓力了。
關係都是相互的,不管是親情還是友情,有來有往才是最健康的。
“山貨?就是山上的蘑菇和木耳嗎?”
顧亮插嘴問道。
“是的二表哥,就是野生的菌類,還有蕨菜黃花菜之類的山野菜都行。”
“前兩年山裡多,這兩年不行了,家家戶戶都沒東西吃,你去山上看看,挖野菜的比野菜都多。
而且那玩意也賣不上價,爬山也太浪費體力,不值顧的。”
這是大家的生活經驗,自從供銷社不讓用山貨換糧食開始,進山找山貨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就因為找山貨的少,城裡才缺啊!這兩年莊稼收成不好,各個公社把能種的地都種成莊稼了,城裡的蔬菜供應明顯有些跟不上。
沒菜吃怎麼辦?那就得自己想辦法,你們知道我們廠是按啥價錢收的嗎?”
說到這裡,張曙光賣了個關子。
“不知道。”
大姑一家統一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