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洪承疇緊鑼密鼓籌備攻城之際,葭州城內的氣氛也日益凝重。
起義軍首領張存孟站在城中的高處,望著城外明軍逐漸紮起的營帳,心中滿是憂慮。
他深知洪承疇在軍事上的威名,絕非等閒之輩。
轉頭對著身旁的李自成,聲音低沉地說道:“自成啊,洪承疇領大軍前來,看這架勢是志在必得。
咱雖佔了葭州,可這城防能否經得住他的攻打,我心裡實在沒底。這城牆雖說還算堅固,可畢竟咱們的兵力有限,物資儲備也不充裕,一旦被長期圍困,後果不堪設想啊。”
李自成卻鎮定自若,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透著堅定與果敢。
“大哥莫怕,我等起義以來,經歷大小戰鬥無數,哪一次不是在絕境中求生?洪承疇有他的謀略,咱也有咱的打法。他若攻城,定叫他有來無回。
咱們的兄弟都是經歷過血雨腥風的勇士,只要團結一心,定能守得住。再說了,這葭州城的百姓對我們也多有支援,我們並非孤立無援。”
李自成的話語猶如一陣強心劑,讓張存孟原本忐忑的心稍稍安定了些。
然而,現實的困境卻不會因李自成的豪言壯語而輕易消散。
隨著洪承疇圍城之勢漸成,城中的壓力日益增大。糧食供應開始短缺,原本就不寬裕的糧倉眼見著見底。
城中的百姓們開始為每日的吃食發愁,民心也漸漸有些浮動。一些士兵看著城外明軍的森嚴陣容,心中也泛起了嘀咕。
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場極為艱難的戰鬥,而自己的生命或許就將在這城牆之下消逝。
此時,洪承疇的探子已與城內豪強地主們謀劃好裡應外合之策。
那些豪強地主們,本就對起義軍心懷不滿,他們在城中暗中串聯,與探子頻繁接觸,傳遞著各種訊息。
他們約定攻城之日,豪強地主們在城內製造混亂,開啟城門,迎接明軍入城。
在城中的一些隱蔽角落,他們囤積著火把、柴草等易燃物,只等那關鍵的時刻到來,便要讓這葭州城陷入一片火海與混亂之中。
攻城之日,終於來臨。
洪承疇一身戎裝,站在指揮台上,眼神冷峻地望著葭州城。隨著他一聲令下,明軍如潮水般湧向葭州城。
投石車被推到了前沿陣地,巨大的石塊被裝載其上,隨著一聲呼嘯,巨石被拋射向城內。
一塊又一塊的巨石砸向城牆與城內建築,城牆在巨石的撞擊下發出沉悶的轟鳴聲,城內的房屋被砸得粉碎,一時間城內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
張存孟親自登上城牆指揮抵抗,他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大聲呼喊著:“兄弟們,守住!這是我們的城池,絕不能讓明軍輕易奪去!我們為了自由,為了百姓,一定要拼到底!”
起義軍計程車兵們在他的鼓舞下,紛紛彎弓搭箭,向城下的明軍射去。
箭矢如雨點般落下,明軍的前排士兵倒下了一片,但後面計程車兵們依舊奮勇向前。
但城內的豪強地主們按照計劃開始行動了。他們在多處放火,熊熊大火瞬間燃起,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百姓們驚恐地四處奔逃,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同時,他們還製造謠言,聲稱明軍已經攻破了其他城門,大勢已去,勸士兵們投降。
士兵們不知城中虛實,看著四處的混亂,陣腳漸亂。原本整齊的防禦陣型開始出現了缺口,士兵們人心惶惶,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起義軍忙於應對城內混亂之時,明軍的先鋒營在炮火掩護下,推著攻城塔和撞城錘奮勇向前。
攻城塔緩緩靠近城牆,塔中的明軍弓箭手不斷向城牆上的起義軍射擊,壓制著他們的反擊。
而撞城錘則在士兵們的齊聲吶喊中,一下又一下地撞擊著城門。每一次撞擊都讓城門顫抖不已,彷彿下一刻就會轟然倒塌。
李自成見此情景,深知局勢危急。他迅速組織起一隊精銳士兵,親自率領著衝向城門處,試圖加強城門的防守,阻擋撞城錘的攻擊。
他揮舞著長刀,身先士卒,砍殺著靠近城門的明軍。他的勇猛激勵著身邊計程車兵們,他們也都拼盡全力,與明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而在城牆上,張存孟也在苦苦支撐。他一邊指揮著士兵們滅火,一邊組織弓箭手向攻城塔射擊,試圖阻止明軍從攻城塔登上城牆。
可是,由於城內的混亂,箭矢的供應也變得不那麼順暢,城牆上的防守力量越來越薄弱。
洪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