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山谷(2 / 3)

他發現,這裡的百姓著裝甚是奇特,並非他所熟知的大明服飾。

那款式、那材質、那風格,皆與他記憶中的大相徑庭。

帶著滿心的困惑,他快步走向一位正在樹下編著竹籃的老漢。

王二恭敬地抱拳行禮,問道:“老丈,我們兄弟眾人被官軍追殺至此,我觀諸位衣著,卻不似我朝服飾,不知為何?”

老漢抬起頭,目光深邃而悠遠,似是陷入了遙遠的回憶。

他輕輕放下手中的竹籃,緩緩說道:“客人有所不知,我們乃是宋人。想當年,蒙古鐵騎南下,如洶湧潮水,所到之處,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我大宋百姓,為求一線生機,紛紛背井離鄉,四處逃難。

我們這一群人,便是在那倉皇逃亡之中,誤打誤撞發現了這個山谷。山谷四周險峻,易守難攻,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於是,我們便決定在此定居,遠離那塵世的兵荒馬亂。”

王二與弟兄們聽聞此言,皆面面相覷,心中震驚不已。

他們未曾想到,在這與世隔絕的山谷之中,竟藏著這樣一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

王二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對這些百姓的遭遇深感同情,同時也對這歷史的滄桑變遷感慨萬千。

老漢微微頓了頓,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光亮,急切地問道:“客人啊,如今外面是何朝何代了?現在不是大宋了嗎?蒙古人怎麼樣了?”

軍師鍾光道是讀過史書的人,他回答道:“老丈,自蒙古鐵騎南下,大宋雖奮力抵抗,然終難挽頹勢。崖山一役,宋軍兵敗,陸秀夫負幼帝投海,大宋就此覆滅,蒙古人統一中原,建立元朝。

元朝統治近百年,其間民族壓迫深重,百姓苦不堪言。幸得我朝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卻胸懷壯志。他於亂世之中,崛起於草莽,率一眾豪傑,歷經無數苦戰,驅逐蒙古,恢復中華。

如今這天下,已姓朱,國號大明。太祖皇帝登基後,已過200餘年。”

老漢聽聞,身子微微一晃,臉上滿是悲慼與悵惘。“大宋亡了……”他喃喃自語,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失落。

許久,他才緩過神來,長嘆一聲:“想我大宋,也曾輝煌一時,文化昌盛,經濟繁榮。卻終不敵那蒙古鐵騎,落得個國破家亡的局面。”

王二安慰道:“老丈,雖朝代更迭,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未改變。您與諸位鄉親在此堅守,傳承大宋的文化與精神,亦是一種偉大。”

老漢默默點頭,說道:“客人啊,但願這世間再無戰火,百姓皆能安居樂業。我們這谷中之人,也將守著這份寧靜,傳承著大宋的餘韻,直至永遠。”

王二等人告別老漢後,漫步在谷中的小道上,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這偶然的發現,讓他們對歷史、對命運有了更深的認識。

而那谷中百姓的堅韌與執著,也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們在這亂世中前行的道路。

王二忙令弟兄們收起兵器,和聲說道:“鄉親們莫怕,我等皆是被官兵逼迫之人,無奈入此山谷,只為尋一處安身之地,絕無加害之意。”

良久,一位老者顫巍巍走出,目光審視眾人後,緩緩道:“諸位若真只求安身,切莫驚擾村民,谷中土地肥沃,糧食蔬果皆可自足。”王二抱拳行禮,連聲稱謝。

入村之後,王二與兄弟們分散開來,與村民們細細交談。得知此谷有多處天然泉眼,水質甘冽,且山谷背風,氣候溫和,利於作物生長。

又有村民告知,谷後有一山洞,深幽隱秘,可作藏兵之所或儲存物資之處。

王二心中大喜,當下召集眾人商議。

鍾光道言:“大哥,此谷實乃天賜之地,我等且先安頓下來,再圖長遠發展。”

王二環顧四周,目光堅定:“好,就在此紮營,不過,我等需與村民和睦相處,切不可恃強凌弱,壞了規矩。”眾人齊聲應和。

於是,王二等人開始在谷中規劃營地,一部分弟兄協助村民耕種勞作,一部分負責修繕房屋,又安排人手在谷口及周邊要道設崗放哨,以防官兵突襲。

山谷之中,漸漸恢復生機,王二他們也在這與世隔絕之地,開啟了一段暫避風雨、養精蓄銳的日子,只待時機成熟,再出谷與官兵周旋,在這亂世之中,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時光悠悠,月餘已過。

在這段時日裡,王二的隊伍與村民相處漸趨融洽。

村民們見這些糙漢雖出身草莽,卻言出必行,不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