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那個動盪不安、民不聊生的世道里,王二率領著一眾弟兄,在與洪承疇的一場激戰後,狼狽地逃進了一處山谷之中。
山谷中瀰漫著一股緊張而又凝重的氣息,四周的山峰陡峭險峻,彷彿是大自然為他們鑄就的天然屏障。
王二站在一塊巨石之上,他身材魁梧,滿臉的胡茬子像是經歷了無數風雨的洗禮,眼神中透著疲憊卻又不失堅毅。
他的衣衫破損,沾滿了血跡與塵土,在風中獵獵作響,彷彿在訴說著剛剛那場戰鬥的慘烈。
鍾光道和楊凱之快步走到王二身旁,他們的臉上同樣帶著戰爭的痕跡,眼神中卻有著對首領的敬重與信任。
“大哥,咱們這一遭損失不小啊。”鍾光道皺著眉頭,聲音低沉地說道。他是個心思縝密之人,對於隊伍的狀況有著清晰的認識。
王二微微嘆了口氣,“能活著退到這兒,已是不幸中的萬幸。當下,得先摸清咱們還有多少家底。”
此時,王嘉胤的弟兄們楊六和不粘泥也走了過來。楊六是個急性子,一過來就大聲嚷嚷道:“怕個球!大不了再跟官兵幹一場,搶他孃的!”他身材壯碩,說話間帶著一股濃濃的草莽氣息。
不粘泥則較為沉穩,他看了楊六一眼,緩緩說道:“楊六,莫要莽撞。如今得先盤整一番,再做計較。”
眾人紛紛點頭,開始著手清點糧食、錢財與兵器。
在山谷的一角,堆積著從各地搜刮來以及從戰場上繳獲的物資。幾個弟兄正把一袋袋糧食搬出來,仔細地檢視。
“這糧食,看著不少,可咱這麼多人,也撐不了多久。”一個弟兄憂心忡忡地說道。
鍾光道蹲下身子,抓起一把糧食,在手中搓了搓,“得想法子再弄些糧食來,不然弟兄們都得餓肚子。”
經過一番仔細清點,糧食總計約有五百石。
這些糧食多是粗糧,有小麥、玉米和高粱等,裝在一個個大麻袋裡,堆積起來猶如一座小山丘。
雖說數量看似可觀,但對於王二這支人數眾多且每日消耗巨大的隊伍而言,五百石糧食也僅能維持數月,且還需精打細算。
另一邊,楊凱之正帶著人清點錢財。一箱箱的銅板和散碎銀子被擺在地上,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光芒。
“這些錢財,置辦些軍備倒是勉強夠用,可若要長期支撐,遠遠不夠。”楊凱之無奈地搖了搖頭。
一番核算後,發現現有的銀子約有三百兩,銅板折算後約值五百兩銀子。
這些銀子和銅板,有些是從官府的稅銀中劫得,有些則是從富戶家中搜刮而來,上面還沾著斑斑鏽跡或帶著曾經主人的印記。
而在兵器堆放處,各種刀劍、長槍雜亂地擺放著。楊六拿起一把長刀,揮舞了幾下,“這兵器,好些都鈍了,得找鐵匠修一修,不然上了戰場可沒殺傷力。”
不粘泥檢視了一番後,對王二說道:“王二哥,咱們兵器雖多,但精良者甚少,若遇強敵,恐難抵擋。”
王二沉思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先把能用的整理出來,派幾個弟兄出去探探路,看看附近有沒有富戶或者官府的糧倉。”
鍾光道有些擔憂地說:“大哥,這出去探路的弟兄可得小心,如今官兵肯定在四處搜尋咱們。”
王二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個自然,讓機靈些的兄弟去。咱們在這山谷裡也不能幹等著,得早做打算。”
這時,一個負責放哨的弟兄匆匆跑來,“大哥,谷口發現了一些蹤跡,像是有小股官兵在附近徘徊。”
眾人一聽,頓時緊張起來。楊六握緊了手中的長刀,“來就來,咱可不怕他們!”
王二卻冷靜地思考著對策,“先別慌,讓弟兄們隱蔽好,不要暴露目標。咱們先看看官兵的動向,再決定如何應對。”
這時,探子來報,谷中竟有一村,仿若遺世獨立,幾近與世隔絕。眾人聞之,皆生好奇,遂決定入谷一探究竟。
待入谷中,眼前景象令眾人詫異。村內屋舍錯落,田畝井然,雞犬之聲相聞。
谷中景色宛如世外桃源,阡陌縱橫,田地裡莊稼長勢喜人,百姓們各司其職,孩童們在巷弄間嬉笑玩耍,老人們則於屋舍前悠然曬著太陽。
雞犬相聞,一片祥和之氣瀰漫在空氣中,顯然,這裡的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村民們見王二等人攜刀帶槍闖入,大驚失色,紛紛躲入屋內。
王二滿心疑惑,目光在人群中梭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