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透過窗戶,望向院子。院子裡依照習俗掛上了燈籠,昏黃的光暈在夜空中搖曳。她沉默許久,才緩緩對平兒說:“他是為我好,可我們卻不同心。我管著府裡的大小事務,就像蓉哥兒媳婦託夢說的那樣,事事都得精打細算。他胸有大志,眼光不在這眼前的瑣事上,府裡的那些腌臢事兒,他只當沒看見,生財養家的路子也和家裡不一樣,他自有他的打算。
可我沒讀過書,又被困在這深宅大院裡,見識短淺,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出了錯,他雖不說我,還找人解決了後患,我本該高興,可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夫妻呢?
我想起父親的話了,也是在這樣一個下雪的日子,父親勸我不要嫁給他,說他已不是年少時的他,嫁給他我會受苦。父親不想我日後流淚,還說兄長不過是個富貴閒人,將來做不得王家的主,叔叔和他未必好相處。
如今想來,是我沒聽父親的話。後來叔叔問我願不願意嫁,我滿心歡喜地答應了,就因為他拒絕了虞家的姑娘,願意等我,我自然不願辜負他。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啊。”
平兒聽著王熙鳳的話,心中一陣刺痛,卻又不敢再勸,生怕引得她更加傷心。她自幼跟隨王熙鳳,自然知曉這些往事。當年,王熙鳳的父親在一個雪夜離世,臨終前曾多次叮囑女兒,不要與賈璉結親。這其中固然有做父親的私心,畢竟當時王家上下都希望賈璉和王熙鳳這對青梅竹馬能夠成親,若能如此,王家的聲勢必定更加顯赫。可王父卻比弟弟看賈璉要不同的多,只說賈璉危險,自家小姐若做了他的妻子,必定會受苦。
老爺在世時,對這樁婚事多有推脫,以至於兩人到了適婚年齡,都還未成婚。老爺去世後,王熙鳳的婚事便耽擱了下來。可隆興元年,賈璉入宮做了侍衛,同齡人都已成家,唯獨他還是單身,自然引得不少人家上門說媒。
其中,湖廣虞家最有希望。虞家與皇后娘娘有親,虞家老爺長房的二孫女才貌雙全,正值婚配年紀,也看中了賈璉。虞家老太太便入宮,想請皇后娘娘說和。皇后娘娘答應了,於是召賈璉入宮,詢問他的意願。據說,她爺當時沉默了許久,皇后娘娘便讓他回家想想,與父母商議後再做決定。
此事很快在勳貴人家中傳開,當時,連賈府都有風聲說賈母同意了這門親事,大老爺更是高興得要請人喝酒。然而,故事的結局卻是賈璉在宮中向皇后請罪,拒絕了這門婚事。
如今,王熙鳳說到這個地步,平兒實在不知該如何勸慰,只能盼著前些日子寄去的信,賈璉能趕快回信。
而此刻,賈璉獨自一人喝著悶酒。平兒的信,他早已收到,可卻沒有回信的打算。
他願意包容王熙鳳作為一個人應有的自由,也願意承擔她作為妻子所造成的後果。
他從不後悔娶她為妻,只是,有些話,他不知該如何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