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
然如今以不復國朝初年的人口凋敝,鄉野之中一家人多者,子嗣成年後多有無田可耕者,流竄四方,隱隱為禍,且南北多有隱匿土地、虛報稅畝者,致使地稅日減,此二者為改革地稅之兩大因。
而從節流講起,就不得不談到本朝第一大開支——軍費,歷年軍費開支佔國庫收入的四成之多,而其中又以薊遼戰事之費最為奢費,即使已有多年太平,年耗依舊達四百萬兩之巨。
但薊遼乃是國之屏障,不可廢也。
所以我所要講的改革一是清查瞞報偷漏之地稅,追回地方欠款,均平富,安流民,二是在財政改善的情況下舉全國之力支援薊遼前線,設法徹底解決同後金近百年的戰事,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從長遠角度實現財政結構的改善。
不知你們有何看法?”
什麼看法?陸預聽了李嵇的話,覺得他瘋了,今夜這話要是傳出去,不知有多少人家要殺了他。
他雖自認不學無術,可也知道李嵇口中所謂隱匿田畝,虛報稅畝的典故。
太祖徵江南,為激勵軍中士氣,激發鬥志,宣佈江南凡有從附女真者,自此令下,改過為新者一律既往不咎,頑固不化者,不論出身,一律滅族,收其莊園田地。
此令一下,軍中士氣激奮,但在徵江南途中卻使得戰事變得艱難無比,因為此令針對的是當時的江南士族,詔書中雖有可免罪者,但條件過於嚴苛,江南士族大多不符合那些條件。為保護手中土地財產,大力支援後金軍,最終還是後金內部出現問題,導致勝利的天秤倒向太祖。
此令自頒佈後,其下幕僚謀士多有勸阻者,江南收復後,勸說之言更盛,說初定江南人心不穩,興大獄不利安民,且北虜尚存,當團結上下,一力北伐。
但太祖不允,強命諸軍按名單逐一抄家索人,收財貨,一時江南大小士族多有覆亡,死者一二萬,為奴者五六萬,俱為前朝顯貴中富之人。
所抄沒之田畝家財連帶奴僕按軍功盡賞授將士,大振軍心。
到天佑北伐時,又是效其父故事,是故南北田地多為開國將士所有,使其成為新的地主,穩固統治,而賞賜的田地根據軍功大小又有一部分是免稅田。
所謂隱匿田畝、虛報稅畝指的是這些軍功地主,賄賂勾結官吏,將自己應當繳稅的田劃入免稅田範疇,致使天下因繳稅之田地變少,國庫收入銳減。
陸預知道的這麼清楚,就是因為這麼幹的大頭多是他們這樣的世家勳貴,淮陽侯府也在其中。
李嵇找他們合作,居然讓割他們的肉,簡直了。於是陸預氣血衝腦,冒然開口,
“先生,你所說的改革之策雖利國家,但於我們,我未見其利。
地稅雖積弊已深,但滿朝勳貴都有參與,直追前朝宗室之患,若是動此,必有大害,前朝張江陵之禍尤可追憶,先生不可不察,守身以待天時不是更好。
且平定後金本是國策,齊國公府現在掌握遼東,戰事一起,所得之利本為我們所有。
不知先生覺得如何對我們有利,以至於我們會和你們合作呢?”
李嵇聞言看向陸預,對於這個世家公子早有所聞,只是輕蔑一笑,“陸二公子到底年輕了,你們雖然執掌遼東,但那是上皇的安排。國朝之中,對此有異者,何止一二人,若是陛下一朝換將或是國朝財用不足,緩行戰事,你們豈不失利而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