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掙扎(1 / 2)

謝鱗見賈璉在講完保齡侯家的故事後,一屁股坐到門檻上,依著書房的大門,即使是從背影看,也知道他正痴痴地看著庭院裡的花,像以往的無數次集會里做的一樣,總是看上去怏怏地。

“真是個懶背貨,還要我講吓一半。”

謝鱗放下茶,身子向後傾,靠在椅背上,講述起京河修繕案的後半段故事,“荊夫,不用擔心史家的結果。

你璉二哥剛才說了,從漢以來計程車人集團都是依靠著民心同皇帝對抗而不斷延續的。但他也說過,延續的是士人這個理念上的共同體,作為共同體具體的一份子不知換了多少茬人家了,‘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史家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現在對於我們而言,重要的是京河修繕的主導權已經掌握在虞公手上,但是施行修繕案他還缺個重要的條件。

在談論這個重要條件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麼京河修繕案拖到現在?

璉二先前講的很清楚了,保齡侯死前京河修繕已經進入施行階段,但隨之而來的保齡侯身死、太子被廢、推選太子失敗,到了嘉祥三十三年初,京河修繕事宜在兩年時間裡還停留在保齡侯死時的進度上,等到由剛升任工部右侍郎的憲文公主持工程的時候,時機比嘉祥三十年還要差上很多了。

比起保齡侯那時候,三十三年初時的政局已經不是可以用不穩定來形容的了,而是混亂。

彭城侯上臺後,對於京河修繕其實一直在推動,只是阻力很大。

京河修繕成功所帶來的收益所有人都看的出來,彭城侯沒理由拒絕這份收益從他眼皮子底下溜走,但最終他卻決定用貪汙案毀掉這個工程,這其中的緣由是值得讓人深思的。

那一夜你璉二哥也說了,隨著推選太子失敗,彭城侯等人開始試圖用控制朝政的形式硬推忠獻親王上臺,如果京河修繕過程所帶來的聲望對廢太子有益,那麼對忠獻親王也是有益的。

那麼對誰不利?”

“上皇!”陸預瞬間浮現出一張蒼老的面龐。

“京河修繕一直沒有進度,越沒耐性的人只會越覺得希望渺茫,彭城侯為首的團體就是這樣的。

但你覺得彭城侯是個沒耐性的人嗎?

二十二年戰事失敗、科爾沁部騎兵迂迴進攻錦州企圖切斷大軍後路的時候,是彭城侯一邊抽調水師船隻建立起從天津塘沽口到遼東梁房口的緊急補給路線,一邊從熊嶽城率步騎趕往沙嶺堡救駕的。

在那樣十萬火急的危局下,彭城侯也沒忘記維持住大軍的後勤補給,讓二十萬大軍能夠儲存士氣,他是何等的才能呀。

彭城侯不是沒了耐性,而是沒了時間。

同上皇的鬥爭持續越久,彭城侯越能感到無力感,因為他無法從君臣、父子的角度戰勝上皇,當年賈璉說彭城侯英明一世,即使最後身死,也沒有敗給皇帝,而是敗給了體制。

這句話我是認的。

因為即使是意識到可能會失敗,彭城侯也沒有向上皇低頭,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向皇帝發起了進攻。

在眼看無法獲得京河修繕的利益之後,他決定用京河修繕案廢掉忠獻親王的競爭對手——當時的忠肅親王、後來的今上繼承大統的可能性。

京河修繕案從最開始就有三方牽涉其中,一是發起方,李軻背後的經世學派及士人群體;二是具體從事該項工程的工部和順天府衙門;三是佔據了大部分徵收土地的勳貴。

注意,這個時候這個事情跟史家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保齡侯死了,這個工程不能完成最擔心的不是史家的那兩個侯爺,而是借了大把銀子給史家的各府勳貴,我們與此有重大利益干係。

毀掉這個工程,等於得罪三方勢力。

在當時的朝局中,以彭城侯為首的勳貴和像胡之問這樣的理學門人已經在忠獻親王身上下了注,留給今上去團結的勢力已經不多了。

當時彭城侯是首輔,京河修繕案是他的領導下的忠獻親王黨同三方勢力合作推動的。

而進度始終無法推進的原因是很讓人難訴說的。上皇當然不想讓這個工程在彭城侯在任期間推行成功,但他拒絕的理由是不能這麼直接的,這會有傷他的聖名。

還記得方才璉二講的保齡侯是在什麼情況下啟動這個提案的嗎?

上皇支援的反對派給出的理由正是國家財用不足。

在國家財用不足的情況下還要推行的事情上曝出貪汙,正好契合了反對派的心思,你說好不好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