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教學(3 / 3)

儘管三公的主張各有細微差異,但在義利上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強調利的實用性,肯定了人之私慾的合理。

在國朝初年經世學派得到重用,思潮起伏,理念傳播到了九州萬方,但到了天佑後期,宋明理學捲土重來,以方苞為代表的文人得到朝廷的重用,經世學派在朝堂上有了衰敗的跡象。

所以衛恙對這位林家小姐的回答是很意外而又有所親近的。

意外在這位侯門千金沒有拘泥於傳統的理學觀念,這與他嘉祥末年在帝都居住時所感受到的勳貴人家的氛圍是不同的;

不過他又想到這位小姐的父親是顧學門徒,受其父影響也是情有可原,也因此對這位小姐有了親近之感,畢竟雙方也可以算作同一杆旗幟下的同袍了,按軍中的說法。

同時他意識到他不能把他原先準備講的東西講給這位侯門千金了,這有傷他當初從師黃學的初衷。正因為這位林家姑娘在理念上同他們相契,他的理念才不能講給她聽,那些是給在翰林院學士中有詭辯之稱的賈璉聽的。

若是說與面前這位年紀尚幼的林家姑娘聽,才是教她未學走先學跑,以己之私害她人之善,正中了理學門人講的人慾之大惡,陷入重利的極端之中。

衛恙想了這麼多其實不過幾息時間,等到有了決斷,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始講起《大學》的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

坐在書房門檻上的賈璉,看著樹上的花兒,跟陸預講起李嵇需要錢的緣由,“施行京河修繕,光是前期的徵地和相應的準備工作,李嵇至少要花三十萬兩,而後期動工、徵發徭役最少也要七十萬兩。

而去歲濟南府為中心的山東地區發了大水,現在大修的條件是沒有,可小修是必要的,還要賑濟受災百姓,目測所需不下二百五十萬兩。

兩件事加起來,李嵇要從國朝每年的常備支出中擠出三百五十萬兩銀子,從那裡擠這筆銀子?

要知道黃河是眼前之急,年初山東巡撫、濟南府報上來的災荒,是去年就發生了,到現在才處理已經是很晚了,這二百五十萬兩是必須撥的。

可站在李嵇的角度,修京河的事宜絕不能晚於遼東戰事,如果晚於遼東戰事,修京河就成了雞肋,無法發揮它的最大收益。

他不能賭明年再啟動工程,如果遼東戰事要啟動,開戰的前兩年朝廷就要做各項準備了,預留大筆預算以備戰時所需。

就算他要賭,我們也不能等了,陳伯父自嘉祥四十年上任薊遼總督已經有六年了,再等下去,陛下就該疑心薊遼是不是真的要姓陳了。

而如果沒有京河修繕成功所帶來的民心人望,他就無法壓制戰事結束後裹挾著勝仗之威的我們,施行之後的新政,推行稅制改革了。

對於我們雙方而言,這件事是一定要談的,仗要打,河也要修,錢的問題也一定要解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