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三千多人。
怕是還要再劃一塊地,給我們搭建營房。”
聽了李牧的話,林晨軒直接愣在了當場。
各地的援軍,從來都只有缺額的,何曾見到過超員的。
不過這種事情,沒必要作假。
就算是搞事情,也犯不著多要一塊營地。
“沒問題,我馬上就安排!”
林晨軒當即答應道。
內心深處,他已經忍不住罵娘。
援兵數量多,對平叛來說是一件好事。
可對他這個負責接待的縣令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客軍和土匪,基本上可以畫等號。
如果不把這些兵痞安頓好,還不知道惹出多少亂子。
巡撫衙門把問題推給廣州府,知府衙門又把事情推給縣裡。
到了縣裡之後,再也沒法往下推了。
看樣子平賊餉,還要再往上加,不然今年縣裡的日子不會好過。
……
京師,左府。
“左兄,你先消消氣。
廣西的事情,完全是意外。
我真不知道白蓮教妖人,有如此厲害!……”
尹智銘不厭其煩的解釋道。
倒閹大業是完成了,可尹左兩人,也因此生出了間隙。
計劃是尹智銘想出來的,負責實施的也是尹家人。
怎奈他們有能力挑起矛盾,卻無法控制局勢發展,直接坑死了左鴻江的門生。
大虞朝的師生關係,一直都是官場上最牢靠的政治同盟。
甭管是不是意外,得意門生被人坑死了,做老師的心裡肯定不會舒服。
“哼!”
“尹兄,往後你還是少些謀劃吧!
小弟的膽子小,實在是不敢摻和了。”
左鴻江沒好氣的說道。
早知道後果這麼嚴重,他絕對不會摻和。
扳倒閹黨固然重要,可禍國殃民,卻不是他想要的。
政治人物只是道德底線低,不等於沒腦子。
按照他們這種折騰法,大虞朝早晚會被禍禍完蛋。
傾巢之下無完卵。
現在他們積攢下的名望,在亂世之中什麼也不是。
真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開國之主可沒有今上那麼容易糊弄。
光他們兩個的政治理念,都有可能掉腦袋。
“左兄放心,這種事情僅此一次,絕對不會有下一次!”
尹智銘當即保證道。
惹出這麼大的亂子,不光嚇壞了左鴻江,尹智銘同樣被嚇的不輕。
本來只是想製造一個倒閹藉口,誰也沒有想到會引發一場波及數省之地的叛亂。
幸好選擇的是廣西,對天下局勢影響相對較小。
倘若是中原省份,發生這種大亂,那就要動搖大虞的根基了。
“如此最好!
針對內閣的計劃,暫時先取消吧。
現在這種爛攤子,誰在龐亨升的位置上,日子都不會好過。
昨天我們進宮,陛下的臉色非常難看。
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對我們兩人的態度,明顯不及之前。
陛下,只是不通政務,又不是真的傻。
折騰的多了,陛下肯定會覺察到不對勁。”
左鴻江緩緩說道。
看得出來,廣西事變對他的打擊很大。
同進京之初相比,左鴻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左兄,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停就能夠停下的。
在扳倒閹黨過程中,你我積累了無數的名望不假。
可這些名望也是一柄雙刃劍,帶來好處的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隱患。
即便是你我想停下,參與倒閹的那麼多士子、官員,也不會答應。
朝堂上的位置一共就那麼多,不把上面的人拉下來,大家怎麼上位?
因為閹黨的事,剩下那七位輔臣,無不把我們視作眼中釘。
現在我們只要稍微懈怠,你我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尹智銘搖了搖頭說道。
從挑起白蓮教叛亂開始,他們就沒有了退路。
朝廷平息叛亂之後,必然會追查起因。
如果不能身居高位,執掌朝中大權,早晚都會查到他們身上。
有些事情,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