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小婿受益匪淺!”
甭管內心是否認同,反正明面上他是聽話的乖孩子。
“嗯!”
“對了,揚州營你訓練的怎麼樣,可有一戰之力?”
景國良關心的問道。
武將想要爬的快,站的穩,手中沒有軍隊是不行的。
朝廷不斷擴充軍隊,九邊將門的勢力持續擴大,勳貴陣營也感受到了壓力。
除了李牧的揚州營外,勳貴集團還推動組建了淮安營、永安營、通州營、保定營。
“揚州營下轄,五個步兵千戶、一個騎兵千戶。
目前步兵五個千戶已經滿員,合計五千六百餘人,全部都是精選的青壯。
對付一般的賊寇,完全不在話下。
騎兵千戶隊正處於組建中,現在最大的難題是戰馬不足。
在小婿的努力下,勉強湊齊了五百騎兵。
距離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一些時日。
其次是財力不足,朝廷下撥的軍費有限,主要依靠地方協餉。
因為戰亂的緣故,短時間內地方上能夠提供的支援有限。”
李牧順勢叫苦道。
為了多拿軍餉,大家在上報兵力的時候,都是把人和牲口加在一起統計。
兵丁加上戰馬和代步的駑馬,以及為士兵們提供保障的後勤人員一起計算。
明明只有五百的主戰騎兵,到了兵部名冊上變成兩千都不奇怪。
可李牧不喜歡這麼幹!
歷史經驗告訴他,高層做決策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不帶腦子的。
遇上了不知兵的憨憨,你上報多少編制,他就以為你有多少戰兵。
全部都按戰兵計算戰鬥力,然後部署作戰任務。
能夠獲勝是奇蹟,失敗才是常態。
這些陋習是後面養成的,開國初年的大軍都是真實滿員,不帶有糊弄的。
哪怕成為了潛規則,這些也無法拿上臺面說的。
既然無法拿到檯面上,李牧就索性裝不知道,合法的擴充麾下兵力。
“戰馬的問題好解決,朝廷剛從草原上採購了一批。
回頭你打個申請上來,獲得批准不難。
軍餉的問題,你只是暫時困難,等秋糧入庫就好了。
關鍵是部隊的戰鬥力,必須要儘快提升上去。
皇上有意收復遼東,一旦邊關戰事爆發,誰也不敢保證哪天能夠結束。
國內萬一有變故,也不能光靠京營頂著,你們也要承擔任務。
別到時候上了戰場,部隊卻沒有戰鬥力,那就要命了!”
聽了自家岳父的話,李牧突然覺得自己要多組建點兒騎兵。
大虞國內局勢尚且穩定,短時間內發生大變的機率不高。
關鍵的遼東前線上,萬一再次戰敗,北虜勢必會破關而入。
邊軍上次能夠擋住,不等於這一次也能夠把他們攔住。
萬一讓胡人殺進來,國內新編的部隊,就該派上用場了。
揚州看似距離京師很遠,可因為大運河的存在,調兵遣將反而算是快的。
北虜的具體戰鬥力怎麼樣,李牧心裡沒有確切的概念。
唯一確定的是在當代,北虜騎兵的戰鬥力,算是冷兵器軍隊中最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