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來,嚴重之時,他們甚至能夠在幕後操縱局勢,左右朝廷的決策。
如此,這天下究竟是李家的天下,還是世家的天下,便著實難以預料了。
這,也正是李世民心中隱隱的憂慮,如同一團烏雲,時刻籠罩在他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之上。
然而,李世民卻在陸通身上覓得了一絲希望之光。
陸通於涇陽縣的所作所為,無一不讓李世民仿若看到了打破這複雜困局的契機。
且看那涇陽縣內,陸通大刀闊斧地改革教育制度,使得原本被世家壟斷的教育資源,逐漸向寒門子弟敞開大門,讓更多懷揣夢想之人,有了讀書明理、改變命運的機會。
再者,他提升商人地位,啟用了涇陽縣的商業活力,讓市井之間一片繁榮。
這一系列舉措,使得涇陽舊貌換新顏,呈現出勃勃生機。
李世民心中明白,這般獨特的氣象,雖難以絲毫不差地全面推廣至整個大唐,可只要能將其中七八分的經驗與良策推行開來,那世家對天下的掌控便難以再如往昔般牢固,其影響力亦會大大削弱。
如此一來,寒門子弟與平民百姓,皆能擁有一條通暢的晉升之途,在朝堂之上嶄露頭角,為國家效力。
而這各方勢力間的平衡,或可維持數代君主,讓大唐的江山社稷,得以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李世民凝視著陸通,眼神中滿是期許與信賴,彷彿已然看到了大唐未來的光明前景。
正因如此,李世民對陸通寵愛有加,更是給予他毫無保留的支援。
陸通行事風格獨特,諸多舉動常常讓李世民一時難以看透。
然而,每當李世民靜下心來,細細琢磨,總能從這些看似奇特的行徑中,品出別樣的深意與智慧。
儘管李世民並不知曉陸通師從何方,受何種高人教導,但陸通所展現出的非凡本事,著實令人讚歎。
他無論是在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上,還是在安撫百姓、促進民生的細微之處,皆能應對自如,成效顯著。
其才學謀略,於大唐的江山穩固、百姓福祉而言,無疑是極為珍貴且大有用處的。
也難怪李世民對陸通另眼相看,將他視為大唐未來不可或缺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