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李世民的眼光(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陸通趕忙抬眸,目光堅定且誠摯地看向李世民,言辭懇切道:“陛下,萬不可如此妄自菲薄!以陛下天縱之雄才大略,駕馭天下,縱橫捭闔,何愁不能讓大唐百姓皆如涇陽百姓般,盡享富足安樂之生活?

陛下登基以來,內修政理,輕徭薄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外攘夷狄,揚我國威,保邊疆太平無事。

如此種種,皆為我大唐昌盛、百姓富足奠定了堅實根基。”

他微微一頓,神情愈發激昂,拱手道:“假以時日,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這盛世宏景,定能遍及大唐每一寸土地。

屆時,處處皆如涇陽之繁榮,百姓皆頌陛下之聖德,此乃必然之勢,毋庸置疑。”

李世民聽著陸通這番讚譽,心中暢快無比,旋即仰頭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爽朗,傳遍殿內。

他看向陸通,眼中滿是笑意,打趣道:“陸愛卿,朕倒是未曾想到,你竟也有這般會拍馬屁的本事。不過不得不說,你這馬屁,朕聽得舒坦至極。”

笑聲稍歇,李世民神色轉為凝重,輕輕搖頭,感慨道:“只是,陸愛卿啊,你有所不知,想要讓整個大唐的百姓,都過上如涇陽縣那般的生活,這談何容易?

若舉國上下,君臣一心、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或許還有一線可能。

然而,人心似海,變幻莫測,各不相同。

這世間之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欲求,想要做到上下一心,何其艱難吶。”

言罷,眼中流露出一絲無奈與憂慮。

李世民所言,的確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這紛繁世間,利益所至,糾紛便如影隨形。

朝堂之上,公卿將相們各為其主,代表著不同的門閥士族與勢力團體,為了權力、財富與資源,明爭暗鬥從未止息。

他們在那金鑾殿中,於奏摺與朝議之間,不動聲色地交鋒,為維護自身背後集團的利益,不惜施展權謀,互相傾軋。

而在民間,市井街巷、田間地頭,亦逃不脫利益紛爭的藩籬。

商賈們為了蠅頭小利,在市場上爭得面紅耳赤;鄰里之間,也常因田產邊界、水源灌溉等瑣事,鬧得不可開交。

不同利益集團仿若各自為營的堡壘,為守護自身利益,選擇爭鬥,如同置身於一場永無休止的棋局之中,人人皆為棋子,又都試圖掌控棋局,讓局勢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單說眼前,朝堂之上的勢力格局已然是壁壘分明。

世家與勳貴,宛如兩條截然不同的河流,各自奔湧,形成鮮明對立的兩大派系。

李世民對於勳貴,暫且還未抱有太多憂慮。

勳貴們多是追隨他南征北戰,於戰火紛飛中拼殺出來的功臣,對他忠心耿耿。

他們的榮耀與大唐的興起緊密相連,且行事作風相對直接,易於掌控。

然而,世家卻著實讓李世民頭疼不已。

天下一旦太平,世家便如蟄伏的巨獸,開始伸展其筋骨,動作愈發利落。

在亂世的動盪中,世家雖也能維持一定根基,卻難以全力施展。

唯有在這亂世終結,四海昇平之際,他們憑藉著深厚底蘊,方能將財力與影響力擴充至極致。

與之相反,勳貴們崛起於亂世。

在那烽火連天、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憑藉赫赫戰功,爭得無上富貴,榮耀加身。

可一旦步入和平時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戰事漸息,勳貴們的用武之地也隨之大幅縮減。

這朝堂之中的微妙變化,如同一盤複雜的棋局,時刻考驗著李世民的治國智慧與權衡之術。

如今,李世民御極天下,憑藉著自身的雄才大略與無上威嚴,勳貴們的態度尚可拿捏。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倘若李世民龍御賓天之後,繼位的君主氣魄稍遜,難以服眾,再加上天下長久承平,刀戈入庫,馬放南山,勳貴們的影響力便極有可能如江河日下,逐漸式微。

亦或者,部分勳貴為求家族長久昌盛,在時勢的裹挾下,漸漸轉變為新的豪強世家。

畢竟,富貴之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些本就呈現沒落趨勢的勳貴,為謀出路,極易被根基深厚的世家所拉攏。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的關係將變得錯綜複雜,盤根錯節。

世家與勳貴之間,或明或暗的勾連,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朝廷緊緊束縛。

到那時,這大網的力量或許會壓得朝廷喘不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