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他或是與文人墨客吟詩作對,或是在府邸中享受美酒佳餚,似乎早已沒了往昔征戰沙場的壯志豪情。
李世民知曉李孝恭這般轉變,心中不免有些惋惜。
雖說李孝恭能力出眾,可如今這副模樣,還能否擔起北境都護府大都護的重任,實在令人存疑。
北境局勢嚴峻,需的是能在凜冽寒風中,披堅執銳,日夜操勞防務的將領,而非眼前這養尊處優、體態發福的閒散王爺。
李世民暗自思忖,這李孝恭究竟還能否重拾昔日的鬥志,若貿然委以重任,又是否會讓北境防務陷入困境,著實讓他頭疼不已。
除卻李道宗與李孝恭,李世民的思緒亦落在蘇定方與薛萬徹身上。
尤其是蘇定方,他聽聞李靖對其讚譽有加,李靖言蘇定方頗具大將風範,假以時日,必能成為支撐大唐江山的柱石之臣。
這番評價,猶如一顆石子投入李世民的心湖,泛起層層漣漪,令他頗為心動。
蘇定方此人,確有不錯的履歷。
早年間,他便投身軍旅,在戰場上歷經磨礪,屢立戰功。
其作戰勇猛,謀略過人,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運籌帷幄,皆展現出非凡的才能。
然而,儘管蘇定方功績不俗,卻終歸難以服眾。
究其緣由,一來他資歷尚淺,在大唐眾多老將面前,根基尚欠深厚;二來,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部分將領對其晉升心存芥蒂,認為他資歷不足以匹配高位。
李世民深知,欲讓蘇定方出任北境都護府大都護這等要職,需得眾人信服,方能政令暢通,軍心穩固。
否則,即便蘇定方能力再強,也恐難以施展拳腳,達成北境安定之重任。
這提拔之事,看似簡單,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著實令李世民陷入兩難之境,他在御書房中,眉頭緊鎖,反覆權衡著其中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