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遼東局勢(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在百濟國的邊境之地,百濟國計程車兵們正與倭國的浪人武士展開著激烈的戰鬥。

只見那金戈相交,喊殺聲震天,雙方皆悍勇無畏,誓要在這沙場之上決出勝負。

百濟士兵們身著鎧甲,手持兵刃,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戰意,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著倭國浪人武士們奮勇衝殺而去。

而倭國的浪人武士們亦是狂態盡顯,揮舞著長刀,口中發出陣陣怪叫,如惡狼般撲向百濟士兵。

一時間,鮮血四濺,沙塵飛揚,戰況慘烈至極。

倭國的浪人武士常常乘著那破舊的小船渡海而來,肆意襲擊百濟的沿海地區。

這使得百濟國飽受其擾,煩不勝煩。每逢浪人來襲,沿海之地便雞飛狗跳,百姓驚慌失措,財物被掠奪,房屋被焚燬,田園遭踐踏。

百濟上下,對這頻繁的侵擾痛恨至極,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加強防備,苦苦抵禦。

那倭國浪人的惡行,如陰雲般籠罩在百濟的上空,久久不散。

百濟因倭國浪人武士頻繁襲擾沿海地區,苦不堪言,遂急忙向高句麗求援。

百濟使者快馬加鞭,一路風塵僕僕趕至高句麗,言辭懇切,聲淚俱下,詳述倭國浪人武士之惡行,懇請高句麗派兵一同抵禦這夥兇悍的外敵。

百濟深知,僅憑自身之力,實難抵禦倭國浪人武士的猖獗侵襲,唯有高句麗出兵相助,方有擊退敵寇、保境安民之望。

起初,泉蓋蘇文聽聞百濟求援之事,心中暗自思忖,覺此乃絕佳契機。

一來可趁機摸清百濟虛實,待日後尋得時機吞併百濟時,這些情報必能派上大用場;二來若助百濟擊退倭國浪人武士,或能在周邊樹立威望,於高句麗長遠發展有利。

故而,泉蓋蘇文對此表示支援,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力陳出兵之利。

然而,高建武卻對此提議予以拒絕。高建武心中煩悶,上次與大唐交鋒,被狠狠捶了一頓,國內局勢也因此動盪不安,諸多事宜亟待處理,實無心力再去操心他國之事。

他滿臉疲憊,眼神中透著厭倦,直言道:“吾國剛經大戰,元氣未復,自顧不暇,何能再涉百濟之事?”

言罷,朝堂之上一時陷入沉默,眾人皆明白高建武心意已決,此次出兵援助百濟之事,便就此擱置。

泉蓋蘇文望著高建武這般軟弱的表現,心中的不滿如洶湧的潮水般澎湃翻湧。

他目光中滿是憤懣與不屑,暗自思忖:如此怯懦的君主,又怎能引領高句麗邁向繁榮昌盛之境?

在他眼中,高建武面對百濟求援這般良機,卻因一時之挫折而退縮,實乃鼠目寸光之輩。

高句麗本應趁此契機,大展拳腳,擴充勢力,可高建武卻因一己之疲憊,錯失這等絕佳機遇。

泉蓋蘇文緊攥雙拳,心中的壯志豪情與對高建武的失望交織在一起,久久難以平息。

泉蓋蘇文心中的野心,恰似那熊熊燃燒的野火,愈發旺盛,肆意蔓延。

他瞧著高建武如此不成器,暗自篤定:既然這高建武難當引領高句麗走向輝煌之重任,那便由他泉蓋蘇文取而代之,親自統治這高句麗!

在他眼中,高建武的軟弱與退縮,皆為不可饒恕之過錯,而自己,才是那能讓高句麗雄踞一方、威震四海的真命之主。

這般念頭一旦萌生,便如燎原之火,在泉蓋蘇文心底熾熱燃燒,令他愈發堅定了謀權篡位的決心。

泉蓋蘇文自此便悄然開啟了他的謀逆之路,暗中與軍隊中的諸多將領頻繁往來。

為達目的,他手段盡出,賄賂與威脅雙管齊下,無所不用其極。

面對那些意志不堅的將領,他以金銀珠寶、良田美宅相誘,許以高官厚祿,令其為己所用;而對於那些稍有不從者,他便暗中使手段,以性命之憂、家族之禍相逼,迫使他們就範。

不僅如此,泉蓋蘇文還將目光投向了高藏。

他深知,若能拉攏高藏加入篡位陣營,此事便成功了大半。

於是,泉蓋蘇文尋得機會,私下與高藏密談,言辭間極盡誘惑之能事,向高藏描繪著那至高無上的王位所帶來的尊榮與權勢,妄圖讓高藏為其野心添磚加瓦,一同踏上這篡逆之路。

高藏身為容留王高建武的侄兒子,自幼便養尊處優,衣食無憂,盡享榮華富貴。

在那高句麗的王宮內,他的生活可謂是奢華安逸,一應所需皆有人悉心照料。

然而,即便身處這般優渥之境,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