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長孫無忌的煩憂(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李世民仔細翻看著夏州建設兵團的卷宗,對其中所施行的土改政策甚是滿意。

他不禁暗自感慨,陸通不愧是他的應夢賢臣,竟能有如此高瞻遠矚之謀略,倒是成功杜絕了諸多土地兼併的萌芽之態。

那土地牢牢掌握在朝廷之手,百姓不得私自進行買賣,這樣的約束實乃良策。

如此一來,既保障了朝廷對土地的掌控,又維護了百姓的生計,使社稷根基得以穩固,江山社稷有望長治久安。

不過,這土改政策若欲在江南道推行,必將遭遇極大的阻力。

現今,朝局雖漸趨穩定,然而各方勢力已然涇渭分明,各自盤踞一方。

他們絕不會輕易妥協讓步,任人觸動他們手中的利益蛋糕。

那各方勢力猶如盤根錯節的老樹,根基深厚,利益交織,牽一髮而動全身,要在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推行新策,實乃艱難萬分。

如今也唯有暫且等待夏州建設兵團的土改政策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帶動江南道的黎庶百姓對土改政策予以擁護。

待到那時,裹挾著洶湧澎湃的民意,對江南道的世家大族發起衝擊,循序漸進地推進土改。

期望藉此春風,吹開江南道土地變革的新局面,讓這片富饒之地煥發出更為璀璨的生機,為大唐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的基石。

長孫無忌回到府邸之後,未曾有片刻停歇,當即揮筆寫信給長孫衝,信中嚴令他務必交好當地計程車紳,以為陛下的想法預先鋪就道路。

至於所需付出的代價,長孫無忌身為如今大唐的吏部尚書,手握重權,在這江南道的仕途之上,他能夠施加極大的影響力。

故而,長孫衝只管放手去做,無需有過多的顧慮與擔憂。

只因長孫皇后之緣由,長孫無忌深得李世民之寵愛。

然而,長孫無忌卻無法確保下一任君主仍會這般看重長孫家。

正因如此,他才一心要長孫衝求娶長樂公主。

如此行徑,便能使作為外戚的長孫家與皇室深度繫結,以此謀求家族昌盛不衰,永享榮華富貴。

那長孫無忌每每思及此處,目光中便滿是堅定與執著,為家族籌謀之念在其心中深深紮根,難以撼動。

而且,就前段時間提親的狀況而言,魏王李泰顯然是對這門婚事持反對之意的。

只是,尚不知曉太子李承乾對此究竟抱有何種看法。

那層層迷霧籠罩,讓人難以捉摸,這其中的玄機與變數,著實令人心生憂慮,揣測不已。

李承乾畢竟身為儲君,如今在夏州建設兵團中大顯身手,不斷積累政治影響力。

而且,李世民對此亦是未有絲毫阻撓之意,由此足可見得,李承乾的儲君之位甚是穩固,堅如磐石。

其地位之尊崇,無人可輕易撼動,仿若參天大樹,深深紮根於大唐的權力之巔。

倘若李承乾亦反對長孫衝與李麗質的婚事,那麼長孫無忌便需變更自身的政治立場。

須知儲君,在尚未登基之前,也不過如此,其間存有極大的操作空間。

那風雲變幻的朝堂局勢,恰似洶湧波濤,稍有不慎,便會被捲入無底深淵。

長孫無忌深知此中利害,故而不得不謹慎思量,權衡利弊,以保家族長久之榮華。

長孫無忌於書房之中來來回回地踱步,雙手揹負於身後,面色沉凝,心事重重。

那略顯沉重的步伐,彷彿每一步都承載著無盡的憂慮與糾結。

他眉頭緊蹙,目光時而飄忽,時而定住,似在苦苦思索著應對之策,又似在為那未知的前路而煩憂不堪。

長孫無忌心中甚是清楚,李世民之所以提出要讓江南道成為糧食基地,這背後定然有著陸通的極力推動。

自從陸通進入李世民的視野之後,朝廷的諸多政策之中皆有著陸通若隱若現的身影。

那陸通仿若一顆驟然升起的新星,在大唐的朝堂之上熠熠生輝,其影響力逐漸滲透至各項決策之中,令長孫無忌亦不得不對其加以關注與思量。

陸通此人,長孫無忌著實看不透。

此人瞧上去仁善忠義,卻又偏生心狠手辣。

對內懷有仁慈之心,對外則盡顯狠厲之態。

如今這涇陽縣被陸通精心經營得猶如鐵桶一般堅固緊密,他人全然無法插手其間事務。

名義之上,三省乃是涇陽縣的上級機構,然而涇陽縣的各項決策,三省並無權力直接干預,僅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