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各去功名地(1 / 2)

小說:大唐鎮國公 作者:空櫻

“孫兒不知,那顏昭平日裡鮮少現身人前,我與他之間交集頗淺。”孔崚輕搖其首,緩聲說道。

孔家和顏家皆為聖人之後傳,於這士林之中皆具特殊之地位。

其傳承源遠流長,德澤深厚,如那巍峨高山,屹立不倒;似那滔滔江河,奔騰不息。

兩家之聲譽,廣播四海,受眾人尊崇敬仰。

其子弟無論行至何處,皆備受禮遇,只因這兩家所承載之聖道光輝,璀璨奪目,耀人心目。

世人大多知曉孔家,其聲名遠揚,威望赫赫。

然而對於顏家,卻瞭解不深,僅聞其名,難窺其詳。

顏家猶如深谷幽蘭,雖芬芳四溢,卻隱於幽僻之處,不為眾人所熟知其全貌。

李世民徵辟顏師古為中書侍郎,委其以重任,負責預修《隋書》。

顏家其他子弟亦有出仕為官者,然多在四方各地任職,並非身處京師之繁華要地。

他們分散於廣袤疆土,兢兢業業,盡忠職守,為江山社稷貢獻心力,雖遠離朝堂中樞,卻也在各自的屬地發光發熱,造福一方百姓。

孔穎達之所以對顏家顏昭予以關注,其心底亦是悄然生起了攀比之意,終究未能免俗。

想他孔家,世代書香,名滿士林,如今顏家崛起,後輩出色,他亦難抑爭勝之念,欲在這士林名望、家族榮光之上,與顏家一較高下。

不多時,孔家那匆匆而行的家僕自外面疾趕而回,氣喘吁吁,忙不迭地向孔穎達恭敬彙報了孔崚此次的中舉詳情。

“家主,小郎君乃是進士科探花。”那家僕神色激動,略帶喘息,對著孔穎達恭聲說道。

“狀元和榜眼是何人?”孔穎達手上動作未停,繼續與孔崚對弈,漫不經心地隨口問道。

“狀元是盧家盧建,榜眼是王家王浩。”家僕垂首,恭謹回答道。

“可有秀才科的?”孔穎達目光專注於棋局,口中繼續詢問。

“秀才科僅三人及第,兩人乃是涇陽縣學的王玄策和裴行儉,還有一人是顏家顏昭。”家僕神色恭順,語調平緩,娓娓道來。

唐初之時,那秀才科之難度甚於進士科,其含金量之高,竟比進士科之那一甲三元更為出眾。

此科所選之才,必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翹楚,能中秀才科者,實乃鳳毛麟角,堪稱士林之珍寶,備受尊崇。

孔崚雖已登臨進士科三元之一,然比起那三個秀才科的俊逸之才,終究是輸了幾分顏色。

其光彩於彼等面前,似略遜一籌,仿若璀璨星辰之旁,稍顯暗淡之光,難及那三人之灼灼風華。

孔崚聞言,先是愣了一下,神色間流露出些許怔忡,心裡多少有些被這訊息震驚到了。

想自武德年間伊始,秀才科出身計程車子竟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此科之艱難,可見一斑,而如今竟一下出了三人,怎不令人心驚?

“涇陽縣學?涇陽縣學有多少人登科及第?”孔穎達目光中陡然來了興致,開口問道。

“涇陽縣學有三十六人參加春闈殿試,除了兩個秀才科的,其餘人中有六人為二甲進士,十二人為三甲同進士出身,其餘皆為貢士。”家僕垂首,有條不紊地說道。

孔穎達手中的棋子陡然掉落,於棋盤之上發出一聲輕響,一時間整個人愣住了。

涇陽縣學居然全員中第,並且名次皆不低,這等斐然成績,可比那國子監強出許多。

想那國子監,素來被視為人才薈萃之地,如今竟在這涇陽縣學面前黯然失色,實乃令人驚詫萬分。

“難怪陛下讓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去涇陽求學,涇陽伯果然非比尋常,深不可測啊。”孔穎達眉頭微皺,喃喃自語道。

李世民聞得了春闈結果之後,龍顏大悅,歡喜至極!尤其是那涇陽學子,此番一下便湧現出三十六位賢才。

特別是王玄策和裴行儉,此二人之策論精彩絕倫,字字珠璣,句句箴言,觀之令人拍案叫絕。

假以時日,此二人必將成為國之柱石、邦之脊樑。

如今涇陽縣縣令之位空懸,李世民未有絲毫猶豫,當即下令讓王玄策出任涇陽縣令。

而裴行儉則是被調往北境都護府,於馬周麾下任職。

其旨意既出,猶如金聲玉振,無人敢有異議。

王玄策身負重任,將治理一方;裴行儉奔赴邊陲,欲展報國之志。

涇陽縣的其他學子亦各有分配,其中一部分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